第一章-引子(1 / 1)

第一章-引子

說書唱戲勸人方,

三條大路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

人間正道是滄桑。

是的,這首詩和我們的故事沒有什麼關係,隻是喜歡老郭的定場詩,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突然想寫個故事,打發一下時間。如果,剛好你看到了我的書,能讓你在無聊的日子裏,多了一劑安慰,多了個盼頭的話,那也算是我的辛苦沒有白費。

故事的時間不能確定,隻是聽老人說是清朝末年時,在同官縣城裏有一茶樓。我們的故事就要從這個茶樓開始,那時候的人啊,閑餘時,為了消磨一下時間,大多都會茶樓裏打發時間,為什麼會去茶樓?因為時間多啊,不管是窮苦百姓,還是王公貴族,亦或者是地主老板。別看這一座小小的縣城,大大小小的茶館到是不少,因為地處關中,是陝西地區重要的通商要道,來來往往的商人是大街小巷。以前的茶樓也是分好幾種,比如書茶樓,早晨起來,到書茶樓裏要一壺茶,要點小食,和三五好友,聊天吹牛。到下午六點七點時,吃過晚飯,說書先生開書,一講就到晚上十一點。這日子就這樣混混的過去了。再比如,棋茶樓,下著棋喝著茶,豈不快活。在茶樓裏喝茶可不是用大茶缸子,那得是用蓋碗,蓋碗也稱“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據說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

這一天裏,日頭有些昏暗,在一家名為“茗香閣”的茶樓裏,來了一位白發的老頭。看這人的麵目慈祥,一身青衣,看料子也算上品,右手拄一桃木棍棒,左手背在身後,輕步入了樓裏。這店裏的夥計也是個眼尖之人,看到老者進來,心想這老頭必定不是普通人,趕忙上前招呼。

“這位爺,您裏麵坐,下午我們這的先生講聊齋呢,您算是來巧了,今天頭一天開書,您看您是吃點什麼?喝點什麼?”

老頭坐下後,從懷裏掏出一小包說道:“把這個泡上,再來一份點心”。

“好嘞,爺,一看您這打扮,就知道您不是俗人,您這茶也必定是好茶,您等著,我這就給您去泡”。

老頭也不說話,隻是靠在椅背上,眼睛閉著點了點頭。

從這日起,一連5日,每天這老頭都要來這茶樓裏,帶一包自己的茶葉泡上,要一份點心,也不說話,就這麼靜靜的坐著。旁人都好奇啊,跟他說話,他也不理,夥計也是見的人多了,也不去管他,反正每日這銀子倒是不少給。

那麼這人是誰呢?這老者本是一位修行中人,從那秦嶺終南山上下來,為得是一位少年。

從這也就引出我們下一章《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