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前輩,麻煩您給晚輩找間房。”張子軒摸著手中的冰蠶王絲,然後說道:“我想先煉製法器要緊。”
在呂府密室裏,張子軒盤膝坐在墊子上,緊鎖眉頭,思索著須彌橐的製法。他又一次打開了那本師父以前給他的《仙器探源》,細細地查閱著。
須彌橐,其實隻是一個介質而已,也就是連接另一個空間的入口。所以,隻需在核心布上一個“芥子納須彌陣”,然後先按五行方位放入“玄天陣”,再按八卦方位放入“認主陣”,三陣合為一體之後,就能做到將物品自由放入而不必擔心被他人取走了。
張子軒將丹藥含在口中,默念了幾遍祝文後,取出三根烏金絲輕輕握在手中,心中多少有些七上八下:這可是他第一次真正煉器,以前在鬼穀中不過是小打小鬧,弄些小兒過家家的玩意。
幸虧張子軒對修丹煉器的興趣很濃,經常從鬼穀的茅屋中找尋相關書籍觀閱。可以說,他對煉製高級法器步驟的了解已有十之八九,但缺少實際經驗,能否一蹴而就,還尚未可知。
忽見張子軒眼中光芒一閃,右掌上翻,掌中已幻出一簇若隱若現的紫色火焰,此乃仙界的三昧真火。隻因他堅持修煉的神龍訣隻練至第六層,要達到隨心化出無焰煉火的程度,隻怕還需時日。
張子軒右手操控三昧真火,左手運功將烏金絲懸停在半空,徐徐將火焰噴了過去。
煉化雜質,是煉器的第一步。烏金絲在三昧真火的煉化下,發出“嘶嘶”之聲,冒出了一陣細微的黑煙,絲體也越發烏黑細密了。眼看烏金絲逐漸細了下來,最後竟達到跟冰蠶王絲一般粗細的程度。
張子軒雙手迅速掐訣,那烏金絲便跟著相互牽引纏繞,很快織成一個小囊模樣。然後,他再猛地放出靈氣,用神識引路,將靈氣打入小囊內,形成陣法。一個個靈力點在小囊中形成,每形成一個,那小囊就會亮上一分,最後當靈力點組成一個完整的陣法時,那小囊竟如同黑夜裏的星辰般,懸在空中發出炫目的冷光。
張子軒趕緊趁此間隙打坐恢複靈力,靜候半空中的小囊自己煉化成型。
如此煉器之法,實屬少見。一般的煉器,都是將有靈氣的器物作為媒介,打入法器中擺列法陣。雖然威力不容小覷,但卻因為媒介與法器本身並非同屬一種材質,而使他們或多或少有些排斥,從而影響法器威力。
用此上古傳下的煉器之法,卻不會如此。因為單純以靈力為媒介,與法器渾然天成,大大提升了法器的威力,隻是十分依賴製器者本身的修為。
“嗤——”
張子軒倏地抬頭望去,隻見那小囊已經失去光芒掉落下來,心中不由大喜:“想不到這麼快就成了!”
他慌忙伸手接住,神識探入進去,卻失望地將小囊丟在一旁,自言道:“哎!真倒黴!就是差那一籌。”
原來因為煉製時有幾個靈力點位置不夠精準,以致煉出的法器徒具其形而無其質。
張子軒雖然有些失望,待他靈力恢複之後,又試著做了一個,可仍舊沒有成功。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用空凝之法煉器,靈氣輸入力道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整個法器報廢。
張子軒有些氣惱,卻也不輕言放棄。如此反反複複,到最後竟深深陷入了一種空無虛渺的境界,隻記得煉器、打坐、再煉器、再打坐……龍神訣的運轉也越來越快,最後,張子軒的經脈當中已形成了一處處靈力結晶,卻仍不自知。
要說張子軒和樂恬,練就的法決一為《神龍訣》,一為《天鳳訣》,各分為一十二層。裏麵諸般神仙妙法,可謂包羅萬象。
一至三層為普通的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之術,四至八層為修行成真,悟性求道之術,九至十二層,是成仙成神,大道得全之術。譬如神龍決,每當張子軒即將突破原本的層次時,體內的靈氣就會化為結晶,進入張子軒的紫府之內儲備起來。
此時張子軒所在的第六層,已算得是靈修之士中的中流,但是實力與呂岩這般真正的神仙相比,那還如天差地別。但張子軒此刻不知道的是,如今他體內積蓄的靈力要是在瞬間全部釋放出來,隻怕大羅金仙也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