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清純男大學生是小魅魔07【二合一】(1 / 3)

相較於忍受油膏消融, 再疊加一個被紀寒祇壓著塗藥的過程,對他來說實在是更難頂,兩害相權取其輕,時容被迫屈服。

紀寒祇今晚不用加班, 在書房裏忙了一會兒就回到臥房, 時容將睡未睡, 聽到聲音朝他咕噥一聲:“忙完了?”

紀寒祇掀開被角:“恩,今天塗藥了嗎?”

時容臉蛋一抽, 頓覺自己英明神武, 他就知道這廝不會忘記的。

小魅魔揚起下巴有些得意:“塗了,剩下的半管都讓我擠進去了。”

但凡時容臉上能發彈幕, 上麵一定寫滿了:

“啦啦啦這次被我拿捏了吧?”、“今天別想白吃豆腐!”、“嘿~什麼叫先下手為強, 後下手遭殃?”、“這麼多年的老夫老夫了,別以為我看不透你的小九九……”

紀寒祇將左手邊的小夜燈打開, 時容臉上驕矜得意的小表情瞬間暴露無遺。

紀寒祇忍笑艱難,麵色沉靜地牽起時容的睡袍下擺, 淡聲道:“真的嗎?我檢查一下。”

時容:???

時容壓著被子就是圓潤地一滾,小魅魔不吃哄騙這一套!

“不給查,塗了就是塗了!”時容緊緊地壓著被子,伸手向紀寒祇身後的衣櫃指了指,“一床被子不夠蓋,你去櫃子裏再拿一床吧。”

紀寒祇倒還真順著時容的指示又去拿了一床備用棉被,時容又開始在心裏橫跳了, 是他誤會了?

天天苦哈哈蹲實驗室裏搞研究的天才大學生能有什麼壞心眼呢?

等兩人都躺下, 時容感受著身側氣息逐漸平緩,戒心也就鬆懈了,鼓湧著向另一床棉被裏擠去。

紀寒祇習慣地側身將他擁住, 就在時容快要睡著的時候,低啞的聲音從耳側響起:“小容你身上的香氣我忍不住。”

時容睡得迷迷糊糊,完全沒接收到異常信號,正用力吸氣捕捉紀寒祇提及的香氣,消融的油膏卻意外被攪散。

沿著平滑柔軟的白宣汩汩流落,淺淡的藥味很快被馥鬱的甜香衝散,隨後是顫抖的膜翼和小桃心,以及腹紋處伴隨著奇異的感知,由淺及深逐漸染上濕紅的色澤。

冬去春來,紀寒祇的獨立項目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紀寒祇每天的時間,幾乎都被課程和實驗室占得滿滿當當,即便晚上要回家陪時容,到家也還要繼續加班到十二點甚至更晚。

時容反反複複的腫症總算徹底消下去了,原本還擔心紀寒祇又要起什麼小心思。

結果對方連吃飯的時間恨不得都省下來,更別說吃他了,時容慶幸的同時還有點小寂寞,畢竟他最愛的擁抱也被大幅度削減了。

時間一轉進入四月末,紀寒祇的最終成果經由總負責人吳詠榮教授之手向上提交。

情況與原劇情相近,吳教授毫不客氣地將成果據為己有,並署上兒子的名字,送去參選每兩年頒發一次的傑西獎。

傑西獎是針對特殊科學領域的權威獎項之一,獲獎者無一不就此在學界大放異彩平步青雲。

即便吳教授之子吳超禹此後再無新成就,傑西獎也足夠他子承父業並吃上一輩子的。

為了選取合適的冤大頭,吳教授也算綢繆多年,一直以來他實驗室錄取的學生基本都是紀寒祇這一類,家境貧寒頭腦突出又不善交際逢迎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李代桃僵時能更容易拿捏。

收到吳教授之子吳超禹獲得傑西獎的消息時,時容正在和紀寒祇挑選自行車。

雖然時容想要的青澀校園戀愛的裏子已經黃透了,但外在該有的體驗還是要有的,就比如說坐男朋友的車後座在學校裏兜風……

接到消息兩人付了錢立即趕回研究院,紀寒祇臉色蒼白難以置信地問向吳教授:“老師,m-173細胞這個項目是我獨立完成的,也是我親手交給您的……”

吳教授也是研究魅魔出身,他手上魅魔相關的項目無數,跟著他的學生也都是進行魅魔項目研究的。

紀寒祇進行獨立研究的同時,實驗室裏還有幾位師兄師姐也是同步進行的,隻不過進度遠不及紀寒祇。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國外鍍金歸來,毫不避嫌進入父親實驗室的吳超禹,在國外時研究的也是同一個項目。

當然,其中彎彎繞繞也隻有吳家父子心知肚明。

原劇情中,紀寒祇向吳教授詢問的這段,還被吳教授的心腹助手全部錄了下來,並發到網上倒打一耙。

視頻中吳教授氣質儒雅,端的一派雍容典雅不急不徐向紀寒祇說明,他的實驗成果壓根沒有通過審核,更不會被提交競選傑西獎。

事發突然,紀寒祇所認知的一切都在瞬息顛倒,在周圍人嘈嘈切切的私語和質疑的目光之下,他臉色脹紅情緒失控。

但他聲音拔得再高,也無法擊破吳教授一早備好的縝密邏輯,反倒讓不明真相的網友,把他當成又一個被研究逼瘋的天才。

剛好在去年,就有一個被國家花重金陪養的天才學者,因無法接受一次失敗的結果,而選擇在研究院的頂樓結束了寶貴的生命。

故此還引發了網上對少年天才該如何理性陪養的新一輪討論,無數名校少年班“傷仲永”的案例被翻了出來,時容甚至懷疑這也是吳教授一早便鋪墊的其中一環。

在原劇情中,隨著視頻和吳教授捏造的“真相”被逐一曝光,紀寒祇將恩師告上法庭堅持討回已經被徹底掩蓋的真相後。

網上風向從最初有些憐憫紀寒祇這位被研究逼瘋的超智天才,逐步向紀寒祇忘恩負義和國家過度陪養浪費經費,最終隨著紀寒祇的敗訴讓他徹底成為眾矢之的。

而吳教授和吳超禹則猛賺了一波群眾好感度,甚至連他常年資助貧困學生,和選材從不看出身,實驗室裏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的事情也被媒體爭相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