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簾幕內空間狹小,除了林敏敏和她的幾個丫環外,其他人都守在簾幕外。那簾幕忽的一落,落在眾人眼裏的,便是那個壯婦舉在半空中的手,以及失去平衡險些摔倒的侯爺夫人。
頓時,眾人腦中一陣腦補,都以為是這婦人推了林敏敏一把。見此情景,剛才主動跟林敏敏打招呼的那些婦人們趕緊上前,紛紛叫嚷著按住那個壯婦。吳晦明等人也是一擁而上,團團護住林敏敏。那碼頭管事更是憤怒地指著那壯婦道:“這片河灘本就我們侯府的產業,誰允許你們在那裏建棚屋了?!往日不管你們,不過是看你們生計艱難,不想為難你們罷了,如今好心倒成了罪過了!”
那壯婦也沒想到會鬧出這樣的誤會,有心想要分辨,可看看那些義憤填膺的婦人,以及殺氣騰騰瞪著她的吳晦明等人,她又是委屈又是膽怯,忽地便往地上一坐,蹬著兩條腿就號哭起來:“不得了啦,殺人啦!這侯府不講理,鬧出人命還不許人喊冤,冤枉啊!”
林敏敏不由就是一陣頭痛。她知道,她是遇到潑婦了。
這壯婦哭號的時候,那個肩膀受了傷的漢子卻隻縮在一邊默默看著,沒有半點表示。林敏敏見狀,那眼不由就眯了起來。趁著那個壯婦哭嚎換氣的空當,她冷不丁地對那漢子道:“你就任由她這般鬧?!”
那漢子一怔,想要說什麼,到底垂眼避開了視線。還是那個瞎眼老婦喝了一句“閉嘴”,才叫那個坐在地上的壯婦閉了嘴。
林敏敏呼出一口氣,抬手揉揉隱隱作痛的額,卻是不看那個壯婦,隻對著那個從頭到尾都不曾看向他們的漢子道:“這件事,本就是天災*。你們受了災,我們同樣也受了災。之所以伸手幫你們,不過是因為我們再怎麼艱難,也總比你們的日子好過一些。你們失去親人的心情,我們能理解,都說‘死者為大’,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好好處理你父親的後事,其他的事,等官府有了定論,該怎麼說就怎麼說。這會兒撒潑打滾,隻會叫你父親在天之靈不得安生。”說著,扭頭吩咐管事派人過來幫這漢子一起料理後事。那管事也是個機靈的,當即當著眾人的麵,吩咐人去鎮上買壽材紙燭。
見侯府如此大義,那些圍觀過來的災民們不禁又是一陣議論紛紛。有那脾氣直的,便開始指責起那喪主夫婦來。更有老者過來安慰林敏敏道:“夫人莫要跟他們一般見識,他們這一家向來最愛占人便宜。”
而林敏敏最擔心的,便是遇到這樣的人家。
眾人正議論著,絲諾跑進來通報,卻原來是卉姐兒押著糧食和采買的布料被褥過來了。
那些災民聽說侯府還派人去采買了這些東西,頓時又是一陣嗡嗡議論,其中便有不少人都跟著林敏敏一同過去看熱鬧。
床頭邊,那瞎眼老婦也聽到了這消息,不由歎息一聲,對兒子道:“我知道你們倆口子在琢磨什麼,你是擔心你這一受傷,叫一家子挨餓受凍沒個活路,可做人好歹要憑良心,我看還是算了吧。”
那夫婦倆對視一眼,卻都沒有吱聲。
且不說這邊瞎眼老娘教子,隻說那些跟著林敏敏出去的人,一抬頭,卻是意外地看到,那押車的不過是個十二三歲左右的小姑娘,便有那膽子大的,拉住清蓮和綠葉一陣打聽:“怎麼是個小姑娘押車?”
清蓮向來能說會道,因答道:“這是我們侯爺的侄女。我們侯爺眼下為國事奔忙,不在大周,偏我們府裏人手少,聽說這裏遭了火災,夫人急得不行,便把所有能用上的人手都帶來了,這押車的活兒,也就隻能煩勞我們大姑娘了。”
綠葉在一旁聽了,冷笑道:“不僅是大姑娘,你們沒瞧見我們大爺從昨晚就一直在忙前忙後嗎?我們大爺今年還不到十歲呢!偏有人黑了心肝的,還覺得我們侯府欠了他們一樣!”
這受災的人家,像壯婦一家那般的刁滑之輩到底是少數,大多數都還是忠厚老實的人家,聽了綠葉的話,不禁一陣慚愧。
那邊,卉姐兒從馬車上下來,又轉身抱下妹妹。妹妹一看到林敏敏,立刻“敏敏娘”、“敏敏娘”地叫著,像隻猴子般抱著林敏敏的腿就是一陣撒嬌。
雖說林敏敏已經嫁給了鍾離疏,可妹妹卻是始終改不過口來,仍一口一聲的“敏敏娘”,倒把原本已經改了口的卉姐兒和寶哥兒給帶得也是一陣亂叫。
旁觀的眾人聽到妹妹這不倫不類的稱呼,不禁又是一陣好奇,再次拉著清蓮一陣打探。打聽之下,眾人這才得知,原來這三個孩子都是侯爺堂兄弟家的孤兒,一直由侯爺夫人照看著。見那幾個孩子和夫人親密無間的模樣,便有婦人感慨道:“夫人果然是個心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