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容虛長老(1 / 2)

雲天之上,白雲繾綣,幕色湛藍。

視野闊闊,踏白雲便可扶搖直上,上九重天闕;思緒婉婉,攜清風即可瞬息萬裏至雲間長閣。

雲天之下,重重青山,遙看似塚。

淨思山,在離中原很遠的北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這山上有一個獨特的修道門派——雲間閣,雲間閣是方圓千裏的依靠,是眾人的守護神!

雲間閣,是真的像神一樣存在!

雲間閣掌門,容虛長老,雙手負於身後,立於大殿門口,望著遠處青山,神色凝重。

剛剛那副卦象還在腦子裏縈繞,他眉頭又緊上幾分。

那卦象,大凶!

他再次遠望,那青山,越看越像一座荒塚。

他已經安排門下一小弟子,去喚弟子一巷前來聽令了。

卜卦問機,這麼些許年,從沒有出過偏差,正因為如此,他才如此難以心安。

再加上,現在的世道,跟太平盛世實在相差甚遠。

彼時,戰爭不斷,民不聊生,橫屍遍野,人間也堪稱地獄。

人有四型,生而為人,曆經人間千苦百態。

修道者遍布四野,一心修煉,妄圖有朝一日能羽化升仙,能脫離生死輪回。

心有執念,死後怨氣鬱結,被能人異士操控,即禦行屍。

死後入地府,入六道輪回者,即為鬼。

天、地、鬼三界,仙人獨善其身,視人間苦亂為自然法則,任由其自生自滅。天界醉心於高談闊論,編寫人間大道、世人輪回,以及如何修煉羽化升仙。

地界,本是人的世界,有能人異士操控禦行屍集結於此,其中也不乏妖魔鬼怪等。他們企圖找到大地精脈,吸食世人靈氣,修行後羽化升仙,也能像仙人一樣脫離生死輪回,過逍遙快活的日子。

鬼界跟人間本是分的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鬼界也不關心人間的戰爭苦難。

奈何有修道之人強行控製有強大力量的鬼者,迫使鬼者為他們效力;能人異士強行控製有執念的陰人,操縱他們做些危害人類的事情。

所以,兩界也結下了不少梁子,恩怨諸多。

本來能相安無事的三界,現在成了一片混亂。實在是一大悲哀之事,但無力救世者居多。

人間始亂,大道也無法解脫身心的折磨。

修道者眾多,大多數都是一心想得道升仙,為人類斬妖除魔者少之又少。

雲間閣是修道門派中,為數不多的以眾生相生相安為理念的門派。

雲間閣在容虛長老的帶領下一心為民,自然也是深得民心,頗受好評,方圓百十裏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隻要有事都會上淨思山,尋求雲間閣的幫助,雲間閣也盡心盡力為民除害辦事。

彼時,身為雲間閣掌門,容虛長老也是頗有些為難。

天下之大,即使雲間閣眾弟子全部投身於救世,也頗有些無濟於事,想要改道換世,是何其的艱難,有心無力之感漸重。

從今時的卦象看,隻怕這雲間閣也是危難重重,也不知道還能救民於水火多久!

門下眾弟子中,自己最看重的是一巷道長。

一巷道長的心性是跟自己是最相似的,一心為天下安生祥和而修道、出行,相信天下安方能個人安,力求眾生平等,眾生安和。

雖然還有個弟子三修,資質也不低於一巷,但終歸不能堪當大任。三修道長天資聰慧,奈何當初進入雲間閣後不久,選擇了三道齊修,也自行改名為三修!

對於三修的選擇,容虛長老也不是沒有看法,奈何他一生和善,也遵循因果輪回。所以即使他有想法,也隻是提醒過三修,“多道齊修未必是好,專修一道,也未必會差!”

想當日,三修跪在自己的腳邊,再三保證,說他絕不會辱沒師門,絕對不會危害天下蒼生,若是有違此諾言,甘願墜入三惡道,永世不得超生。

既然三修本人如此堅定,容虛長老也不再多說什麼,他尊重三修的選擇。

此時回想起一切,難免有不敢之力。

容虛長老一生都是在隨緣修行,他相信因果輪回,容虛長老一直艱信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果的,今日的果定是前世中下的因;今日種下的因,他日會結一個相應的果。

既然世間本就有他的自然法則,人亦是一樣。今日種下的因,來日定會結個相應的果,又何必要強行改因變果呢!

世道混亂,容虛長老一邊遵循他堅持的因果輪回,一邊竭力解救手無束縛之力的天下蒼生。

天下何其大,想要解救蒼生,是個大目標。

容虛長老帶著雲間閣的弟子,竭盡全力的去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