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地區內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前者如陽光、空氣、水、土地、森林、草原、動物、礦藏等;後者包括人力資源、信息資源以及經過勞動創造的各種物質財富.資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種可以用以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積累的客觀存在形態,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石油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資源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客觀存在。資源一般可分為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兩大類。經濟學研究的資源是不同於地理資源(非經濟資源)的經濟資源,它具有使用價值,可以為人類開發和利用.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對某種資源利用的時候,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來考慮利用資源的層次問題,在對不同種類的資源進行不同層次的利用的時候,又必須考慮地區配置和綜合利用問題。這就是"新資源觀",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解決資源問題的認識基礎。從資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劃分為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
再生資源:即在人類參與下可以重新產生的資源,如農田,如果耕作得當,可以使地力常新,不斷為人類提供新的農產品。再生資源有兩類:一類是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如太陽能、空氣、雨水、風和水能、潮汐能等;一類是生物資源。
非再生資源:(或耗竭性資源),這類資源的儲量、體積可以測算出來,其質量也可以通過化學成分的百分比來反映,如礦產資源。
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的區分是相對的,如石油、煤炭是非再生資源,但它們卻是古生物(古代動、植物)遺賅在地層中物理、化學的長期作用變化的結果,這又說明二者之間可以轉化,是物質不滅及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的表現。
從資源利用的可控性程度,可劃分為專有資源和共享資源.
地球,在沒有進入星際文明的時代.人類賴於生存的星球,文明的進步,導致朝代的更換,朝代的更換總是有較大規模的戰爭.戰爭給地球帶來的是環境的大肆破壞,資源邁著快速的步伐向枯竭走來.
人類已經認識到自然環境破壞的嚴重性,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貪婪的破壞著大自然.不管是濫砍濫伐,還是化學汙水排向河道.在現實社會對高檔物質的追求麵前,都成了墊腳石.甚至有的領導人為了掠奪資源,霸占資源,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發動多國戰爭.其後果就是大自然被大肆的破壞,無辜的人民成了為戰爭贖罪的對象,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下為生活奔波.
中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zhan有量僅有2400m3,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
我國森林麵積為15894.1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16.55%,森林蓄積量112.7億立方米。全國除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外,人工林麵積4666.7萬公頃,居世界首位;
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47萬億立方米。通過對不同類型盆地油氣勘查,新增儲量規律和各種方法的分析,測算出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50億~160億噸,天然氣可采資源為10萬~14萬立方米。按照國際上(油氣富集程度)通常的分類標準,我國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屬於油氣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
煤就不用說了吧~~穩居世界第一,而且如果全世界都隻燒煤的話,我國的煤的儲量可功全世界的人燒大約100年.
因為沒有進入星際時代,資源是有限的,社會上也有一些人開始為節約資源發出了呼聲,於是好多國家出台了一些新的規定,汙水處理場,垃圾回收站,很多的方法被想出.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