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道餘經(2 / 2)

尤其是左邊靠牆的地方擺著幾張桌案,桌案上羅列著一些紙張發黃的古籍。

張凡自從見識的紫禁鬼城的神奇玄妙之後,對古人的風水之術尤為敬仰。之前和姓孫的談條件的時候,首要想要的也是這隱宮裏藏的古書。裏麵必然有一些道衍禪師當年編撰的東西。

帶著點小興奮,張凡拿起了一疊古書中最上麵的一本,輕輕吹去書皮上的灰塵隻見上麵用繁體寫著四個大字——永樂大典!

臥槽,永樂大典!這玩意兒看成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書,隻是原本在哪裏並不可考,有人說在長陵之中,但是因為長陵並沒有挖掘,隻能作為一個念想。

永樂大典的副本在民間是多有流傳的,隻不過在戰亂中毀壞嚴重,全書22,937卷現存於世的僅僅有八百卷左右,而且還是散布在世界各地。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在這裏看到永樂大典。

張凡很是興奮的翻開一頁,想看看裏麵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是翻開以後他的臉色就垮了下來。這根本就不是永樂大典的正文,而隻是一本目錄。張凡又小心的翻開下麵的幾本書,居然全都是目錄,這就有點蛋疼了

不過也對,這太和殿裏咋看都不像是堆了兩萬卷書的樣子,仔細看看和那本目錄放在一起的,大約有六十卷,永樂大典的目錄不就是有六十卷嗎?還真是空歡喜一場。

張凡把那些目錄放好,走到旁邊的一張桌案上,這桌案上放的書就很雜了,有一些小說之類的,後世也有流傳。不過當張凡翻到最下麵一本的時候,他的眼神亮了起來。

在那堆書最下麵,是一本叫做道餘錄的書,明代有兩位玄學大家最為出名,一位就是被人與“前世諸葛亮”比肩的“後世劉伯溫”,劉基先生,另外一位則是道衍禪師姚廣孝。

在離開紫禁鬼城之後,張凡查過道衍禪師的一些資料,知道他寫過一本書叫做道餘錄雖然是駁斥程朱理學給佛家正名的書,但是出於對前輩的敬仰,看到這本書張凡還是很開心的。

翻開第一頁,隻見上麵寫著,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看到這段話,張凡整個人都蒙圈了。不是說這段話有多麼深奧難懂,相反的是對他來說或者說對每一個風水行當裏的人來說都太簡單太熟悉了,這分明就是晉代風水大家郭璞葬書裏的內容。

不是駁斥程朱理學的書嗎?為什麼會有葬書的內容呢?張凡疑惑的把封麵翻回來又看了一眼,這才發現封麵上寫的並不是道餘錄而是道餘經。一字之差,內容恐怕就有著千差萬別。張凡快速的翻動了幾頁,發現裏麵寫的竟然是風水之術,他的一顆心都差點興奮的從腔子裏跳出來。

這書的扉頁上有署名,正是道衍。這應該是道衍禪師畢生的風水心得!有了這東西,自己肯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

“你,你挑好了沒有,挑好了的話,就趕緊,趕緊離開”

這時候,一邊的紀綱突然發話了,不過他這時候說話的聲音和之前有所不同,之前聲音雖然沙啞難聽,但是還算流暢,可是這次說話,卻好像是咬著牙,忍著什麼痛苦,硬把聲音給擠出來的似的。

“說好了三件的,我剛挑了一本書還差兩件呢,你們在這裏都守了幾百年了,還在乎多等我臥槽!紀綱,你想幹什麼!”

張凡一邊抱怨一邊回頭看向紀綱,可是當他的手電筒照到紀綱臉上的時候,心髒頓時一陣緊縮。隻見紀綱的眼耳口鼻之中冒出了一根根黑色的頭發,在空氣中肆意的舒展,揮舞著那樣子格外的可怖。

“我我怎麼了?你,你對我做了什麼?身體,身體不受控製了來,來人啊”

紀綱就好像看不到自己身上那些不停往出鑽的鬼發一樣,反而反口問張凡對他做了什麼,甚至還開始呼喚手下了。可是紀綱手下那些錦衣衛幹屍卻沒有半點動靜。

張凡心中頓時生起一抹不安,把手電朝原本沿著門口兩側持刀侍立的一眾錦衣衛照了過去,卻見那些錦衣衛幹屍們,一個個眼耳口鼻中都冒出了大量的鬼發,有幾個的腳下已經堆了好大的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