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公孫瓚找了找感覺回憶了一下自己小時候的苦難時光(他要不是不被主流漢族士族子弟接納,可能就不會和劉備有交情),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拜倒在劉虞麵前,聲淚俱下的給這兩名敵將求情。
公孫瓚:“州牧大人,末將聽聞此言感同身受,長年以來被夾在漢胡之間,遭受雙方的白眼和欺淩,迫於無奈妄開殺戮,以致生靈塗炭,百姓不得安寧。今日聽了這位將軍所言,又聯想州牧之前的政策,才深深體會道隻有民族融合共同發展才是長久的安定之道,互相敵視互相攻訐終究是兩敗俱傷。末將希望州牧大人能給二位將軍一個機會,也給末將一個機會。末將願意與他們同甘共苦建設北疆的安定和平,為州牧大人民族融合的大政方針貢獻心力。”
要說公孫瓚真心服了自己,打死劉虞也不會相信。但劉虞相信公孫瓚是真心想建設好北疆這一帶。
於是劉虞善良的本性又占據了主導,站起身走到公孫瓚跟前雙手把公孫瓚扶起來,又走到兩位前太守身前親自解開了他們的束縛,問道:“我先表誠意,兩萬俘虜我一個不傷發還全部裝備兵器,想回家的我給錢糧物資,開具**的漢人身份證明。願意留下的我給手下軍士同等待遇,而且批準原有編製隊列,不打亂不監督。二位將軍官複原職是不可能了,去留隨意絕不為難。但我還是誠摯的希望二位將軍能留下幫助鄙人建設好幽州,實現胡漢共同繁榮發展。”
兩位前太守看到公孫瓚如此動情劉虞也是如此誠摯,心中也被感化對劉虞施禮表示願意服從。
前昌黎太守拜謝道:“承蒙州牧大人公孫將軍不棄,末將願意為大軍前驅,平息戰事。”
前遼東太守心眼多,話說的也周全,也拜謝道:“若大人早日體察我們下屬的難處,又何以至今天的局麵,還望州牧大人和公孫將軍能不計前嫌,在下定當竭力相助。”
劉虞見受的二將,那麼手上這兩萬俘虜自然也會成為助力,心中十分高興道:“哎!說了半天還是沒問清楚二位的姓名啊?”
前遼東太守:“在下公孫度,當初登記時被人嘲笑胡人不配有漢名,就亂寫的胡名,屈突無度。”
前昌黎太守道:“鄙人嚴綱,一樣登記的胡名,叱奴綱。”
劉虞這才恍然醒悟道:“哦!原來是二位太守大人,我說怎麼當初看名冊時會有兩個用胡名的漢族官員。原來是二位英雄,久仰久仰!”
嚴綱又走到劉備麵前行了一禮又對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施禮問道:“二位英雄武藝高強,臨戰排布精妙,令人印象深刻,敢問二位姓名?”
公孫度見狀心中暗想:你小子還知道跟高手拉關係,真沒看出來呀。
劉備見皆大歡喜,別人又過來主動招呼,就湊上前說道:“各位英雄能齊心合力成就一番事業自然是好的,隻是眼前首要事務是今早平息叛亂?二位英雄情況了解的多一些,能否分享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