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城外,有一座被視為平民禁地的大山,叫做角鷹山。
據說任何闖入角鷹山區域內的平民百姓沒有一個是活著回來的,不是留下一兩樣象征性的東西在角鷹山的禁區外,就是留下一兩根骨頭或是一灘淋淋的鮮血。
久而久之,就有傳聞說是角鷹山上盤紮著魔教的總壇。那些失蹤的人口,都被魔教中人當涮羊肉給吃了。
後來,有官府中人帶兵圍剿角鷹山,幾乎全軍覆沒,無一生還。之後,聽說京城那邊下了諭旨,大致的意思是說與其交好,各退一步。官府無奈,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也曾有江湖中的正道人士,集結各門各派討伐魔教總壇所在角鷹山,聲勢浩大,可當那些打著“除魔衛道”口號的江湖人士進了角鷹山,就沒了一切訊息。
有傳聞說,他們這些來頭不小的正道門派給那角鷹山的魔教教主提鞋都不配,隻要入了角鷹山,就全交代在裏麵了,不知生死。
果不其然。
在此之後,角鷹山的魔教教主孫希平,就對外揚言,任何正道門派隻要是想讓他們的派中弟子能夠有命安然無恙地回到門派,就拿派中的一本武學秘典來交換,一本武功秘籍換一條命。
當然,對魔教教主孫希平來說,正道人士的命不算命。可對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正道中人,與那魔道中人如何如何不一樣的正道人士,卻不能放任自己派中弟子的死活不管不顧。即便是那些毫無作為的外門弟子,他們這些派中大佬的心裏是有意想著就讓這些弟子死在魔教的手中,可魔教中人並沒殺人性命,而他們這些正道中人,又礙於在江湖上的麵子,隻好不得不做出取舍,保住麵子要緊,大不了把最不入流的武功秘籍拿來充數。
於是乎,那一年的魔教角鷹山,可是格外的熱鬧。
茫茫多的正道人士猶如過江之鯽,扛著不同名號的門派旗幟,紛紛趕製角鷹山;將那角鷹山的山腳給擁堵得水泄不通;一條從角鷹山的山頂一直延綿至山腳,再到揚州地界官道上的人流,好似一條蜿蜒曲折的大蛇,五色斑斕,壯觀非凡。
嘈雜的聲音,經由那一條“大蛇”發出,好似巨獸咆哮荒野,震天響。令揚州城中的百姓心魂激蕩,苦不堪言。
角鷹山與正道各類門派的這樁子買賣,足足持續了七天七夜之久,在第八日的清晨才勉強收場。
據說那天清晨,角鷹山做了回大善人,將餘下的數十名正道弟子不用耗費一本一篇的武學秘籍就將他們赦放給了原來的正道門派,理由則是:角鷹山上目前沒有空餘的地方再放你們那些王八拳一樣的下三濫的武學秘籍了。
這話給那餘下的幾個正道門派一個個氣得臉色發青差點七竅生煙,可他們又都不敢在人家的地盤上撒野,隻好黑著臉,帶著自家門派那幾個不成器的弟子,灰溜溜的離開角鷹山。
如今在江湖上,流傳下了幾個未曾勘破的謎團。
一,為何名門正派不聯手討伐角鷹山?是否與十數年前,魔教教主孫希平一人血洗九州上百正道門派有關。
二,角鷹山魔教教主孫希平的武學成就,到底有多高?是否經過十幾年的遁隱,依舊還是那位《江湖宗師榜》上第一人。
三,經此一役,角鷹山是否成為了江湖中人最夢寐以求的大武庫?
四,臭名昭彰、十惡不赦的魔教少主唐王孫,是否真的是因為習會了大武庫中的武學秘籍,從而橫行武林,叫江湖中人追尋不到他的蹤跡……
或許一、二、四這幾個謎團沒人知曉,也無人敢去揣度,但是第三個謎團,似乎全武林中人都心知肚明……能讓諾大一座角鷹山都放不下多餘的武學秘籍,那這山上的武學秘籍到底有多少呢?
“啪!”
一聲脆響,響徹廳堂,原是一塊驚堂木被人給砸落在了紅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