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京郊奉縣城外,有座大青山,大青山半山腰有一個有些破敗的尼姑奄,名叫慈濟奄,這個慈濟奄聽說修建於百年前,曾經頗為有名,不過如今已經敗落了,裏麵清修的女尼隻有區區十數人,平日香客也是少見,所以很是冷清。
尼姑奄雖破,山中景色卻是很美,剛入初秋,山中楓葉才半紅,等到秋深了,漫山紅葉,如火如荼,會吸引得無數騷人墨客前來觀景,留詩作畫,所以大青山也算得奉縣一景了。
山中本就清冷,到了晚上,更是除了蛙蟲鳴叫,四處俱是寂靜無聲。
慈濟奄裏也是一片寂寂,隻餘奄堂的一點燭火,隨風搖曳。
師父們晚課結束後俱回禪房休息,隻留了個十多歲的小姑子守夜。
小姑子年歲尚小,開始還能跪坐在蒲團上,雙手合什虔誠的念著經文,偶爾回頭往大門的方向看一眼,側耳傾聽一下外麵的聲音。
但夜亦深,人越困,不知不覺就打起了瞌睡,即使偶爾驚醒念幾句佛音,聲音卻是漸漸渺不可聞。
窗外,月亮已慢慢掛上中天。
今夜端的是好景色,月明星稀,月色正好。
而此刻,半山通往尼姑奄的山道上,跌跌撞撞的跑上來一個人影。
人影一跑到大門口,就“啪啪啪”使勁拍打著油漆斑駁的木門。
小姑子睡得正酣,突然被驚醒,雙手揉眼愣怔了半天,才清醒過來是有人在叫門,忙爬起來慌裏慌張跑去開門。
小姑子把門打開,看清來人後,笑著說道:“櫻兒,你可算是回來了,我等你半天了,你怎麼這麼晚才......”
櫻兒是後院那位來清修的女施主身邊的貼身丫鬟,平日裏與她打交道最多,兩人俱是好性子,喜歡一起說笑,櫻兒還經常給她講山外的、京城的趣事。
所以每次見了櫻兒,小姑子總是開心得很。
哪知今日一句話還未說完,小姑子就被櫻兒給大力推開,踉蹌後退好幾步才站穩,然後傻了一般的看著櫻兒象陣風一樣莽莽撞撞的從身邊衝過,往後院跑去。
櫻兒跑過去的時候,小姑子晃眼間看到她滿臉淚痕,她想跟過去瞧瞧,想了想又停住了腳步。師父說,清修之人,莫理俗事,他人之事,我也不好過問吧,待明日櫻兒若是願意說,我且聽著,若是不願說......那也罷了,阿彌陀佛。
雖然這樣想著,可是再次回到奄堂的小姑子念經文好象也沒那麼專心了。
卻說櫻兒一路跑進後院,推開院門,抬眼就見自家姑娘衛青華正背身站在院中那棵大樹下,仰頭望著天上的明月。
一身簡單的素色衣衫,烏黑亮麗的秀發隻用了一根白玉簪子隨意的挽在頭上,修長窈窕的背影與這山中的月色渾然一體,說不出的安好靜雅,渾讓人想不起她從前的樣子。
櫻兒隻覺心中又酸又澀,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眼中一路上沒有斷過的眼淚流得也更加的洶湧。
聽得腳步聲,衛青華回過頭來,見了櫻兒如些模樣,本來盈盈淺笑驀的一變,一邊走過去一邊著急問道:“這是怎麼了,是誰欺負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