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中鏽劍(1 / 3)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

自盤古開天辟地,天分三界,地生四洲。

仙、魔、人三族共生在這三界四洲之中。仙族超脫而飄逸,能夠掌握天地之靈氣,並能將其轉化為百變神通;魔族崇武而好鬥,與生俱來的法力使他們擁有超強的戰鬥力與占有欲;人族看似平凡,卻在世代相替中習得了陰陽五行之理,演化為玄妙的法術和武學立身於三界之間……

天地萬物繁多而有序,一派欣欣向榮之景;三族共生而平和,陰陽守製、乾坤相合。

然而,九天之上,天庭治理日趨混亂,淩弱小人者,趨炎附勢;棄夫登仙者,蠱惑天庭;依托裙帶者,藐視法則,此類者甚眾;普天之下,戰火不斷,紛爭蕪雜,善惡不一,人心向惡,妖孽滋生。眼見大劫將至,眾神無不惶惶,遂施展離間之計,試圖削弱天地間那些蠢蠢欲動的力量……

天庭為了維護神仙至高無上的尊嚴宣布要蕩平魔界,魔族妖王看不慣仙界的昏聵狂傲,因此而率領群妖對抗天庭,開啟了一場戰爭:“弑神推天”

神魔交戰之日,天地為之變色,日月黯淡無光。星河浴血、仙雲被紅,黑氣久彌不散……

魔族在這場交戰中,占於上風,群妖攻入淩霄寶殿當中,眼見就要踏破淩霄,佛祖如來親自出手,釋以無上佛功於妖王,將其鎮壓,囚於法掌之中。

妖王受伏,魔族優勢不再,麵對天庭如此援手,群妖不敵,紛紛落荒而逃……這場戰爭,最終以天庭獲勝。

雖然最後魔族受到了鎮壓,但經此一役,仙族實力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已經沒有乘勝追擊的戰力了,任由那些逃竄的妖魔遠離天庭範圍,遁入凡間當中……

時至隋末大業年間。三界大戰已平息四百餘載,世間重又恢複了安寧與繁榮。

當世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四洲眾生善惡不一,東勝神洲居生奇獸靈仙,汲日月精華,敬天地禮法,心爽氣平;北俱蘆洲為蠻族所踞,多生凶禽猛獸,異常凶險;西牛賀洲多隱庭道館,習陰陽之術,養氣潛靈人人固壽;而南瞻部洲獨為人世紅塵之所,亦為人、魔、仙三族混居之地。

東勝神州有一國,名曰傲來,其東海之濱有一漁村,漁村入口處躺有一塊巨石,巨石之上,半插著一把鏽跡鐵劍。

民間有神算高人一曰袁天罡者:知天文地理,曉陰陽五行;二曰李淳風者:得九天神算之術,精通河洛八卦,二人皆言石中之劍乃上古神兵,有弑神斬妖之威,凡可撼動此劍分毫者,乃天命之子,可保修為精進、長生不老;若能拔出此劍者,更是可跳出輪回,位列仙班,獲得無量功德。

一時間,各路人馬蠢蠢欲動,紛紛齊聚於此,以身試劍,妄想憑此一步登天,獲得通天修為,就連一些妖魔精怪,也都幻化為人形,潛於此地窺探。

可奈何,前來拔劍之人,無人可拖動此劍毫厘,無論來者修為幾何,從無例外……甚至有人想出辦法,催動法力神通來破壞那顆劍石,想要借此取巧“拔”劍,但其攻勢落入劍石前,法力便如砂礫沉海一般,消失不見……

“大道”明明就近在眼前,唾手可取!可偏偏可望不可即,無法撼動那鏽劍分毫,猶如遠在天際一般!久而久之,前來試劍的修行者,便越來越少……慢慢的,人們就忽略了這把石中鏽劍,隻把它當做是此處的一道景觀,畢竟,沒人能驗證“拔出此劍便可位列仙班”是不是一句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