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遊嶗山(1 / 2)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一詩,盡顯“天上人間,海上嶗山。”

嶗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從春秋開始就有方士在此修真,戰國後期嶗山就稱之為”東海仙山”.秦始皇東巡,漢武帝2次來,後有全真七子的丘處機來此講道,張三豐來此修真。

嶗山,素有“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的美譽,舊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這些廟宇的建築簡樸、古拙,點綴在翠林邃穀的青磚灰瓦廟舍,非常幽雅謐靜,到現在嶗山成了旅遊的景點。

公元2009年7月4日,天氣晴朗,丁子雲與同學幾個結伴遊嶗山。剛剛高考完畢,上禮拜剛剛填報了誌願,成績還湊合,就等通知書了。當然和他一起去嶗山的幾個同學成績也不錯,不然也沒那個閑情逸致來遊玩了。

丁子雲一行5人,興高采烈的跟隨著導遊下了旅遊車來到了嶗山腳下,隻聽得導遊介紹著說:嶗山到了。大家注意安全,別走散了。

丁子雲和同學們嬉鬧著根本沒聽導遊說著什麼,興衝衝的從檢票口進了去,對於嶗山早有耳聞,雖然家是離嶗山不遠的城陽,但是這是第一次來嶗山。對於嶗山從書上也看到不少介紹,什麼宗教啊,人物碑記,嶗山名人。但是今天來到這裏才發現嶗山要比書上說的要更加俊美,前些日子擔心高考,現在終於可以放鬆起來。

丁子雲他們是從南線風景區上來的,這條線途經登瀛區,巨峰區,流清區,太清區,上清區。登瀛區:以“梨雪”和幽深的澗穀、山林野趣等景觀為主要特色,有陡阡口、登瀛梨雪、迷魂澗、石屋、石門、石門峰、茶澗、茶澗廟、秋千崮等10處景點,麵積29.5平方公裏。自青島市區沿香港路東行,過沙子口,至陡阡口即進入該景區。這裏是遠眺嶗頂的理想地點。

丁子雲,第一個跑上來,大聲的叫喊著。“後麵上來的是豬”

第二個跑上來的是馬岱,喘了口氣說道:狗腿子跑的真快“

第三個跑上來的是殷指導,臉紅紅的說:還好我不是豬。

後麵的2個是2個女生,很悠閑的在後麵走著,走上來異口同聲的說道:豬在前麵“

大家都哈哈笑起來:後麵的是豬“

“前麵的是豬”

嬉鬧一番,俯首一觀。涼水河、迷魂澗、石屋澗、茶澗等名澗,夾路山高水清,澗幽樹翠,風光旖ni迷人。

一女生拿起數碼相機說道:給大家照個像吧

照完後,馬岱對身邊的殷指導說你幫我和宮曌照一張吧,殷指導答應著。宮曌把相機給殷指導。

殷指導拿著相機,等著他們2個擺好姿勢,說道:“看鏡頭一起喊茄子”

他們2個在茄子聲中,留下了美麗的回憶。

丁子雲好像也想起什麼了,:殷指導幫我和徐懷鈺一起照一個吧。

殷指導鬱悶的說道:“你們都一對一對的,就剩下寡人一個”

徐懷鈺笑著說“誰讓你不拉個美女來的”

殷指導無奈的搖搖頭,給他們2個照相

就要再準備兄弟3人照相的時候,旅行團的人都上來,都喘著粗氣,扶著欄杆休息起來、

他們繼續照著像,而後就朝著下一個目的地進發了。

巨峰區:巨峰而得名,位於嶗山的中南部。巨峰景區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勝景構成了雄偉壯美、離奇多變的絕頂風光。有上十八盤、黃花頂、黑風口、虔女峰、五指峰、巨峰、比高崮、靈旗峰、一線天、自然碑、慈光洞、天乙泉、柱後高、巨峰口、天馬峰、迷洞、滑溜口共17處景點,景區麵積為7.4平方公裏。遊嶗山登巨峰,可以居高臨下,觀賞碧波萬頃的滔滔黃海、如珠似玉的礁盤海島、五彩雲霞的美妙變幻、奇峰競秀的山巒風情;夏季可領略“雲海奇觀”、“嶗山火球”的壯美氣勢,冬時可觀賞“銀峰晶掛”的萬千氣象。嶗頂觀日出,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巨峰旭照”這一奇觀被列入“嶗山著名十二景”。巨峰景區似天工巧布,巨峰居中,巍然矗立,群峰環列,如眾星捧月,虔女峰居其西南,靈旗峰在其東南,其西是五指峰,正北為柱後高,東有峭岩龍穿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