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北山經》:“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千裏煙波,橙天滌蕩。走馬禦天,逆天幻像。
天機窺牖,輪回萬象。天玄地黃,受生無相。
這32個字藏在精衛森林的記憶樹漂浮的飛葉上,每年的嘉澍節都會呈現。最古老的森林群無疑是巨大的活體紀念碑,當我們麵對它們,這些充滿時間沉澱的古老生命必然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頓悟,綿思久久,悵然淚下。
薩達森林和精衛森林是大自然的雙子巨星,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雙層森林。
天空既在我們頭頂,也在我們腳下!
——精衛族諺語
薩達森林一望無際的浩淼和莽蒼,是精衛森林堅守純真的天然屏障。無數探險者上天入地,想一窺雙層森林的幻境奇觀,都無功而返,不少人為此丟掉薄如蟬翼的生命。和大自然堅韌的時間打磨相比,脆弱的好奇心不堪一擊。
雨水和陽光穿過層層疊疊的葉叢,從薩達森林借道進入精衛森林,為精衛森林的生命帶來福澤和安康。在這裏,經過上億年生命和自然的洗禮,誕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神奇的植物品種——空中樹。
空中樹漂浮在精衛森林的最高處,和薩達森林的植被、古樹、叢林、土壤等交錯纏繞、生死相依,撐起了一片綠色的天空。空中樹特有的吸氧樹根從天而降,最長的有幾千米,飄蕩在猶如溫暖擁抱的空中。這裏曾經也是精衛族孩子們童年秋千的回憶,在橫無際涯的高空晃蕩,是什麼感覺?沒有人可以知道。
空中樹的樹葉是卷曲的圓孔狀,充足的陽光可以均勻地從薩達森林的天空,照耀進下麵的精衛森林。這些圓孔狀樹葉時刻都在緩慢地轉動,大約是十二小時一個輪回,黑夜和白天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來去匆匆。
精衛森林的空氣含氧量是薩達森林的幾十倍,很多東西下降的速度都會很慢。所以下雨的時候,當空中樹樹葉轉動到平行的時候,清澈的雨水會橫向移動、漂流……當你仰望雨季的天空,就會看到一條天河,在記憶裏流淌。
薩達森林的雨季有多長,精衛森林的雨天就有多美。
——精衛族諺語
每年春天雨季的時候,一年一度的嘉澍節就如約而至。
《精衛寶典》一書中記載了一首《雨歌》,就形象地描繪了嘉澍節的盛況和美妙:甘霖霪霈,清露靈澤,溦雨若銀竹漫步,玄澤似廉纖織霧。嘉澍奇水,夜珠醉春,莫問飛盞酒,須向雪生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從歌詞中可看出,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精衛森林的雨,一直都是小雨淅淅瀝瀝,飄飄悠悠,是慢生活的雨,是至美至純的雨。嘉澍在精衛族語言裏是“小雨”的意思,嘉澍節因此而得名。嘉澍節,在精衛族還有個名字——天水夜闌珊,夜深人靜,所有的精衛族人聚集到一起,沐浴天水甘霖,所以嘉澍節也是精衛族的潑水節。
此時,夜色正好闌珊,碩大的螢火蟲,飛滿了枝頭,照亮了原始叢林的黑暗,樸質的笑臉從四麵八方而來——五龍雪山、聖堂、艾薩克逆流之河、魅之海、海犀溝……
“下雨了!”骨哨聲起,弦歌唱響,美麗的精衛族姑娘聚集唱起了悠揚悅耳的《雨歌》——
甘霖霪霈,清露靈澤,溦雨若銀竹漫步,玄澤似廉纖織霧。嘉澍奇水,夜珠醉春,莫問飛盞酒,須向雪生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飛葉樹的樹葉在歌聲中,離開樹木,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