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虛空中的訊息(2 / 2)

所以域主組織決定停下來研究一下恒星的能量規則,如果能研究通透的話,那麼以後人類艦隊就可以永久解決能量問題了。

試想一下,如果給每一艘戰艦上安裝一顆人造恒星提供動力源的話,那可要比核能持久多了。

於是,秦堯和戰鷹帶領超科院開始了對小恒星的研究和觀測實驗,短短三十年,人類就製造出了第一顆人造小恒星。

這顆人造小恒星非常小,超級小,直徑隻有三十公分,但其散發的熱量卻等同於一座占據星艦三分之一空間的核反應堆。

當然隻有熱量是無法驅動星艦的,但用這個取代核反應發熱裝置還是可以節省很多空間的,這意味著星艦可以加裝更多的武器係統了。

最終艦隊沒有打擾這個微型文明,不過還是給這顆恒星補充了一些物質,讓它可以燃燒更久一點。

恒星之所以可以燃燒幾億年,最主要的是因為它可以吸附太空中的物質。,所以人造恒星也需要補充物質給它,否則的話它也燃燒不了多久。理論上和核反應沒多大區別,區別就在於它體積變小了,改變了豈反應模式。這對初步掌握了規則的域主族來說並不算太困難。

艦隊一邊航行一邊改裝能源發生器,隨著航行的持續,見到的隕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但是星球還沒有見到,不過見到越來越多的巨型隕石所有人都很高興,盡管出去後麵臨的就是無休止的戰爭。

不過現在的人類信心倍增,當初它們以二級文明的基礎都幹翻了一個四級巔峰文明的母星。現在的他們在改裝了能源係統之後已經屬於一個六級初級文明了。

這對人類來說等同於直接從二級星際文明一躍成為了六級星際文明,再遇上宿馬文明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打一場星戰了。不需要再和以前一樣靠那種近乎於猥瑣的方式硬生生的去磨了。

現在想起那場戰爭,龔雲都覺得窩囊,浪費了幾百年合著都是在做無用功,最後用一隻小小不死恐龍給解決了,早想到利用不死恐龍的話那得節省多少時間?

這一天,按照次元世界裏的時間來算應該是午夜十二點,飛在最前麵的一艘星艦收到了一條電波,或者說等同於是電波,實際上它的傳送方式並不是電。

這條電波的內容很容易就被破解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破解就讀取出來了,是來自於宿馬文明的。

內容是,停戰,歸屬……。

拿到這個訊息內容,龔雲第一時間召集了戰鬥部開會,很顯然這應該是來自於宿馬文明邊疆艦隊的漂流訊息,似乎是發給某一個文明的,但是方位不確定。

不過通過這條信息基本可以確定,它們現在的位置距離宿馬文明外疆的距離並不遠。

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宿馬文明的外疆距離被自己毀滅的宿馬母星有多遠。不過既然是宿敵那就必須要插一腳了,最好是徹底滅掉宿馬文明,因為它們的發展方向在破壞大宇宙。

.\/59943028\/42354400.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