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你可曾想過,或許在未來某一天的你將會獨自背起行囊。去往孤獨的異國他鄉。我這裏指的並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亦或是一個國家。或許更為廣泛的看吧,那個地方是另一個星球,另一個空間。一個真正隻有你的地方。或許,你會不屑一笑,說我在癡人說夢般的構想玄幻小說。但未來,當人類真正擁有超越時間與空間界限的力量時,宇宙的奇點,將不再是人類所畏懼的無盡深淵。或許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都將踏遍人類的足跡。這不是對於未來的一種暢想,而是在久遠的將來人類所經曆的必然。你問我為什麼。或許是我來自未來!

公元2900年,美利堅合眾國波爾·麥哲倫博士與中華科學家顧應堂博士,在一次中美合作深入地底探測時遭遇地幔處溢出的岩漿襲擊。憑借著高科技的地底探索工具。兩個人以及他們的團隊很快計算出推動岩漿迸發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板塊擠壓,而是一股異常的高功能力量波。麥哲倫提議直接穿過岩漿,最後,眾人下到古登堡界麵之下。打破了人類進入地球內部最深的記錄,而後在外地核處采集到了一種獨有的礦石。在幾千度的高溫之下,礦石依然完好堅挺。這一新發現很快在不久之後昭告世界。由顧應堂博士將其命名為銎石,麥哲倫則為石頭的英文名字命名:“Ksitigarbha!”

公元2950年,比利時學者馬丁·維奇·保正式對銎石展開研究,發現其隱藏的秘密,一千克的銎石所產生的力量,足以讓整個地球的石油燃燒二十年,世界沸騰了。2951年,比利時科學院與中國鴻圖大學實驗室合作,成功的發明了一種高壓液化機來煉製這種深藏地核的礦石。短短二十年,銎石風暴全球席卷。而此時,麥哲倫與顧應堂,則將目光方向了遙遠的宇宙。

公元3000年,銎石在顧應堂與麥哲倫的研究成果之下首次被兩人的學生中華科學家皇甫贇博士運用到航天技術上。十幾年後,皇甫贇與日本科學家合作,成功利用銎石的大量能量提供資源在月球建立了聯合國宇宙第一指揮所。同年科技浪潮風靡全球,宗教信仰消失。

3090年,皇甫贇逝世。同年他最後的研究成果在月球發現了超過地球兩倍以上的銎石資源。自此,為了紀念這位改變人類命運的英雄。公元3000年,又稱為元宙紀元年。

元宙紀100年,轉基因編碼被聯合國允許使用,人類的生命延長10倍以上,第一批太陽係探索者開始成立。被稱之為開拓者。

元宙紀150年,人類的足跡踏遍了太陽係除了太陽外的所有星球。

元宙紀180年,以色列科學家魯文·艾力馬可夫成功用銎石的高能與模擬宇宙空間產生反應,人類 曆史上第一個人造蟲洞誕生。同年,人類已經熟練在太陽係的每個星球上采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