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這樣做,固然有情非得已的苦,然而,這已經失去了我的原性——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如果僅僅是我一個人,我可以承受的更多。因為,我既然已經失去了一生的至愛,本來已經不能再奢求更多了。
然而,活著,終究有活著理由。
我可以承受的事情,不代表有更多的人,因為我的承受而遭受到傷害。
父親和母親,是深愛我的人。我這一生,不曾有過索取,不曾有過奢求。然而,父親和母親,把他們一生的希望和寄托與我。我卻輕易得就那樣放棄。
陳力軍,曾經是那樣一個自信的男人,也輕易的把愛放在了我的身上,我也是那樣輕易的就放棄了。
雖然如此,我也隻是痛,沒有過悔恨。因為我的內心深處,曾經時時提醒自己:一切的名與利,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切的得與失,都將還歸塵土。
所以,十八年來,我始終這樣痛著,卻不曾悔過。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這樣輕易的放棄,不單單是傷害著自己,反而連累了更多的人,因為我的放棄,而受到傷害。
父親和母親已經漸漸的老了,也許,他們已經對我失去了最原始的期望。曾經,他們是那樣的相信著: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他們所期望的那種人。
陳力軍仍然在紅塵中忍受著我所帶給他的折磨,沒有任何的辦法擺脫,也不能夠恢複到自己原來的那個他,曾經給予我那麼多的,那個自信自尊的男人。
中學的時候,我的班主任曾給我下過這樣的一句評語:心比天高。我那時就知道它下半句的意思:命比紙薄。
當時我看了,心裏痛了一下,就沒有再去想。因為那個時刻,我一直相信自己真的“命比紙薄”。
因為我那時確信:我與這塵世間,不會活得太久。
心比天高,可能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已經對紅塵無所留戀,所以對任何的事,不放在心上,所以顯得自己處處與眾不同,令人難以猜測吧?
比如每次考試結束,同學們都忙著對答案。我一個人靜靜的望著天,好像什麼事都跟我毫不相幹。
是的,一個不久於人世的人,考得好與壞,又有什麼分別呢?
可是,那時候,成績還是好的。所以,當時的老師和同學可能認為我是因為太自信,所以才不放在心上吧?所以,他們始終把我當成一個“心比天高”的天外來客。
一直以來,並沒有人知道,自始至終,我是一心一意求死而不得生的。所以,一切的事,都不能打動我絲毫的情緒。
我的冷靜和沉默,不是因為我過早的成熟,而是因為我已經放棄了所有。
直到今天,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幼稚。很多的想法和做法,依然是那樣的幼稚。
我也曾試圖要改變,可惜求而不可得。
隻好就這樣,任世人去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