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似是而非(2 / 3)

尤其是自古物產豐沛的中原河南,如今也是連年幹旱。在氣候學名士眼中,就是受西北缺水所影響的。

這是個很大的腦洞設想,讓朱弘昭詫異之餘總覺得不可能。

畢竟現在的人力物力很難跟後世比,搞這麼大的氣候改造工程,砸的錢真的是不可計量。

可能事倍功半,可又不能不做,畢竟事關子孫未來。說的玄乎了,這東西能影響龍脈。

龍脈很玄乎,朱弘昭是相信這個詞的,不相信真的有龍。他眼中龍脈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任何的交彙體現,3者是相互影響的。

所謂的龍脈南移,無非就是因為西北幹旱帶來的1係列問題導致北方生產力比不上南方。說的簡單了,南方人更多,糧食產量更高,還有更多的錢,龍脈自然就在南方。

再說現在西北的氣候還遠遠不如後世那麼惡劣,西域4省沙漠化並不嚴重。比如羅布泊樓蘭古城,現在還是一片很大很大的濕地牧場。

基本盤還沒有崩,隻要止住繼續惡化的步伐。眼前還不成,十年後、2年後,朱弘昭覺得自己就能有足夠的機械力量去搞大麵積氣候地理改造工程。

至於人力,他從不考慮。

有征發的徭役成本隻是糧食,還有未來可以捕來的無數奴隸,都是成本低到令人發指的好東西。

還有就是大規模禁止放牧或將百姓遷移留下自然自我修複,也是可以搞的。皇權至上,獨裁萬歲,沒人敢和他對著幹。

隻是掃了1眼這封王化貞的折子,他笑著搖搖頭:“要做9讓他做去吧,此次戰俘都交給他,先修鐵路。運力通暢後,運人力物力方便了,天南地北有的是俘虜去做工。”

夜裏的折子都是按照重要性來排的,王化貞的這個大計劃涉及方麵又太大看著幾乎是不可能,又是關係到子孫後世,便不得不排在第1。

這類折子本該是1大早由皇帝來處理,現在政務逐漸運行通暢,一般需要皇帝點頭的折子會分成3次,1次夜裏睡覺前,1次天明前,1次在正午後。

這3個時間點,才是皇帝工作的時間點。

第2封折子才是相府今日會議的,調幾個警役團武警團也不算什麼大事,可也是關乎到未來政務盤口分割關鍵案例,也9成了大事。

看著折子,朱弘昭努嘴挑眉,握著折子向後斜躺,探手取來1碗茶飲1口,眯眼笑道:“都不是省油的燈,1個個好大的胃口。”

曹化淳也是1知半解,見起風了給周圍宦官打手勢,一幫宦官打開隨身攜帶的背囊,撐起帷幔將涼亭圍起。

沉吟再3,朱弘昭道:“瀛洲平叛1事的確不該從內陸調軍,牽連、隱患不小,的確有虛耗的嫌疑。可以聽畢老頭兒的,將這件事轉交給瀛洲方麵來辦。至於西域4省綏靖治安1事,的確也需要增布警役。”

警役調動在本地基本上沒什麼成本,可跨地區使用除了稍稍提高的糧食物資消耗外,還要由皇室補發恩賞。

畢竟要讓馬兒跑還不讓馬兒吃草的事情,在萬曆末、天啟年間實在是太多了。結果就是頭馬吃草吃的肥頭大耳甚至還不如瘦馬跑得快。

將折子遞給曹化淳,抱著茶碗朱弘昭繼續說:“今後警役平叛工作由相府、法司來辦,這警役跨地區征調,改恩餉為開拔餉歸戶部國庫,等同於恩餉。”

因為警役離開本地區要發恩餉,導致這次西北戰役出現了搞笑的1幕。那就是楊肇基為了省錢,沒有進行警役攤派運輸護衛工作,而是將警役部隊沿線鋪開,使他們活動在自己本地,在沿線兵站調度下,做東西轉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