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排序是按照官職輕重來排的,朱燮元咬字清晰,緩緩念著,各處認真聽著。
葉向高即將離任,他的提案是針對朝政弊端做出的補充,正好9針對通政使司,提議抬格為從1品衙門,由來屆國相擔任,以熟悉政務運轉。
在通政使司隨朝堂形勢變化而逐漸浮出水麵的時候,朱弘昭也有這類想法,坐在龍椅上沉吟思考。
如果將通政使司作為來屆國相的搖籃,那麼1個國相的升調序列無異多了1環,這1環可就是5年。此前來屆國相的搖籃是5京體係中的留守兵部尚書,而葉向高的提案也考慮到了5京體係。
即,擔任過各京留守兵部尚書的官員,才有資格升任通政使司。
直接的變化是什麼?直接增加了黨爭烈度,現在國朝有3京,有兩個留守兵部尚書;其次是直接將55歲左右及以上的官員掃出了競爭來屆國相的起跑線。
畢竟,通政使司這1環,直接9平白多了5年的期限,歲數大了還真扛不住。否則無數資源砸下去,事到臨頭身體不行了,各黨中堅力量能氣的吐血。
朱燮元讀完葉向高的提案,飲1口茶,沉默不言等待討論。被打落深淵重新起複,擔任1個左通政對他來說已經很滿足了,起碼趕上了中興的末路班車。也宣告他自身的清白,不是逆黨,以後洗冤反正的力量,哪有當今皇帝直接赦免來的有力量?換言之,他山陰朱(邾)家,也是中興功勳,後人自然也是中興名臣之後。
朱弘昭緩緩點頭,問:“葉公,此議可行。不知通政使1人,葉公屬意何人?”
葉向高神色祥和,花白胡須抖著瞥1眼背後班列左首第1的袁可立,看向皇帝道:“兵部尚書袁可立幹練通達,深孚眾望。曾為通政使司左通政,素有經驗。臣舉薦袁可立,擔任通政使。”
袁可立對葉向高笑笑,眼前很明顯,葉向高自己擺了1個台,皇帝開口,葉向高順勢又賣了他袁可立1個人情。1個看起來是舉薦、傳位的天大人情,實際上確實鐵板釘釘的東西,可又不能不還,否則別人會怎麼看純陽黨?
朱弘昭看向袁可立道,又環視各處:“諸卿以為如何?”
“臣等無異議。”
“既如此,通政使司如葉公所提,抬格從1品。除袁可立兵部尚書1職,委以通政使1職。”
袁可立出列叩謝,山呼萬歲,群臣又山呼‘聖上英明’。
朱燮元從殿中起身,回到文官班列第3排位置,袁可立坦然上前落座,自有殿中宦官上前,為他重新端來1碗茶。
朱弘昭又看向兵部左侍郎王在晉:“兵部不可無堂官,兵部諸卿各升1級,以補空缺。”
人人升官,兵部自然一片喜悅,齊齊拜謝後,端著自己茶碗換位置,王在晉坐到了袁可立此前的位置上,心中狠狠鬆了1口氣。
這1步邁出,象征著純陽黨徹底奠定了接掌來屆相府的大勢。
台階上,朱弘昭輕輕點頭,一旁趙期握著金錘輕輕敲打玉盤,一聲悅耳輕響傳蕩在殿中,人人肅穆看著袁可立。
深吸一口氣,袁可立拿起第2封來自將府的提案。殿中排序是武左文右法司居中,武官哪怕在此前混在再不得已,朝廷排班時依舊在左,大明以左為尊。之所以先念葉向高的,是葉向高即將離任,給的人情麵子罷了。
袁可立開始念將府的提案,是關於軍3司製度的落實工作。軍中有將府直屬參軍司、將府、法司聯合管理的典軍司,以及將府、相府中兵部聯合管理的後勤司,此外還有安置後備軍官的虎賁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