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先南後北策略(2 / 2)

再遠的東西,這位王爺就看不到了。

秦良玉可以看到,作為萬曆中前期9開始領兵的宿將,她自然知道補給線長短帶來的變化有多大。

大軍現在駐紮在哈密,距離酒泉嘉峪關並不算多遠,現在若不能1戰擊破敵人的戰心和主力,等拉長補給線後,就是打贏了滅了葉爾羌,西北軍也是傷筋動骨。對接下來收複山北北庭省的戰事不利,到時候調中原腹心區域的軍隊去打,花的錢就太多了。

賀虎臣需要援軍拖住吐魯番,分軍攻掠安西4鎮,就是為的提前打下這裏,減少後續的消耗。往西域調兵是必然的趨勢,早調兩萬可以免去後麵要調的45萬,也是省錢的法子。

待皇帝眼光瞄過來,秦良玉開口:“皇上,臣支持賀虎臣第2條分軍掠地之策。”

點著頭,朱弘昭看向何衝,何衝有點鐵公雞,對待非宣大係的人比較苛刻。

何衝扭頭看1眼秦良玉,才說:“公子,怎麼省錢怎麼來。而且,據臣所聞,古安西4鎮,乃是難得的風水寶地。趕在冬季前收複,那開春地方平靖後,9可著手軍屯自力更生。”

對能不能打下吐魯番,何衝感覺沒什麼意義。打吐魯番為的就是震懾打擊葉爾羌的戰心,也是拔掉這個釘子,方便頂住瓦剌的壓力。

可眼前,哈密已經可以代替吐魯番的作用,為西進大軍提供屏障。雖然寬度不夠,但可以增加軍隊增加威懾力,進而堵住吐魯番之敵,有沒有輻射寬度都是一樣的了。

真正讓他動心的是古安西4鎮,那麼大的西域,唐朝為什麼偏偏就在那一片設立的4個軍屯衛戍核心衙門?

原因很簡單,這地方有大片的綠洲,不缺水。同時,夏季不如北方酷熱,冬季時又顯得溫暖,真的很適應人生活。

相府3個人支持,潞王這邊問了也白問,陳策眼光也沒那麼遠,1個為皇帝守家的人,是不需要太高戰略眼光的。

朱弘昭緩緩點頭,道:“既然賀虎臣要打一場大仗,朝廷方麵也不能委屈寒酸了前線將士。即刻,賀虎臣所部編為秦涼軍團3個旅;寧夏3省援軍改編為寧夏軍團兩個旅。駐紮西京的車騎軍團1個旅也動起來,拉到嘉峪關待命。”

所謂的蒙古3省從西到東即雲中省,中間的是大寧省,最東邊的為了顯示插部林丹汗的正統性,名字是察瀚爾省。寧夏的寧,也是明初寧王的寧,後來從河套撤離收縮防線,也9沒了這個寧。

這蒙古3省,名字裏沒有‘蒙古’任何1個字,和內地各省命名一樣,免得以後出現禍端。就連漠北蒙古諸部,規劃的中的名字是瀚海、漠北這類以地方山水形勢為核心的命名法。

側頭沉吟,朱弘昭繼續說:“告訴西北參戰兒郎,此戰戰後論勳,拿足3勳者,編入6韜軍團。朕給他們6個團的編製,好好打,誰都有機會來6韜軍團為天家效力。”

將府眾人互看一樣,同時露出笑容,朱弘昭也忍不住笑了笑。

2李臨盆在即,按照概率擁有1名太子的機會是很大,他已經忍不住給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力量了。

別看給了6個團的編製,參戰後論勳,拿到3個勳的人終究不會太多。瀛洲戰役那麼大,連方麵軍這種大編織都搬出兩個,授勳時將府又按他的意思將門開的大大,最終4萬大軍裏,才有1萬一千餘人拿足3勳進了6韜軍團。

6韜軍團的規格實在是太高了,平時就是6個不滿編旅,若真放出去1口氣編滿,妥妥的十9個團56萬戰兵。

侍從司這頭做好詔書,朱弘昭點頭蓋印後,將府方麵也當即準備公文。

經過一番商議,準確來說是瓜分官職,9把公文送到通政使司下達西北及所涉及的各地軍隊。而且大軍調集,需要法司派人,還需要相府配合,與這兩司打交道的不是將府本身,討論時可以一起討論,走程序時都是通政使司負責溝通的。

通政使司即是類似信訪的衙門,更是各個中樞衙門溝通的平台。若不是這個衙門品級很高,又是傳統的9卿之1所在的衙門,否則早就被侍從司給收編了。

朱弘昭也很想收編通政使司,讓這個衙門隸屬在侍從司下麵。可相府反對意見不小,因為侍從司1旦控製通政使司,就等於卡住了各個衙門,其權威必然大增,幾乎等同於當年的內閣。如此形勢下,相府怎麼辦?

故而,通政使司現在比較尷尬,官員是皇帝任命的,可真沒有明麵上的上級負責衙門。既不是相府,也不是法司。隻有3司廷議時,才能在中樞展示存在感。其他時間,就是溝通各個衙門時受氣,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