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的登聞鼓,基本上沒人敲,因為皇帝喜歡自己斷案。你要敲,9不能紅口白牙帶著1腔憤恨,最起碼的訟狀、罪證要全麵。
“近衛氏不享清福,此來所為何事?”
穿著鎧甲的曹化淳高高揚起鼻子,拿捏語腔詢問。
“君父仁德,臣族沐浴天恩以忠謹修身。然故土遭災,以言難述其慘狀,臣兄宿夜哀歎,臣等無不錐心。隻恨背上無翅,無法救濟故土災民,故臣冒死擂鼓,想問朝廷如何救濟,也好安臣等焦慮顧盼之心。”
近衛信尋跪伏在地,淌著淚水。
朱弘昭緩緩點頭,雙目上翻看1眼湛藍天空道:“瀛洲子民,亦是華夏苗裔,朕之子民。國朝去歲雖因天災有損元氣,但瀛洲亦是骨肉同脈,無道理延誤救災諸事。”
“隻是軍國大事,不便宣下於民,一些消息延誤了,諸卿不知也分數正常。”
飲1口茶潤口,朱弘昭繼續說:“自瀛洲通報災情以來,3司震動。經月餘準備,已在蘇州太倉瀏河口湊集運船3千艘,待各地防疫藥材運抵,便起航赴瀛。後續救災計劃還在執行中,待北方船幫抵達後,會在5月底再派出一幫。”
朱弘昭的神色不太好,看1眼近衛信尋1歎:“隔離海路3千裏,目前朝廷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近衛信尋傻眼,怎麼可以這樣!
這和預定的劇本不一樣,大明朝廷對他們的惡意,通過身邊的官吏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瀛洲出現疫情,大明自己內部也是天災不絕,怎麼會咬牙去救濟瀛洲?
去年的屢屢天災如同昨日一般清晰,人人都緊張等待著今年天災變化,都做好了接受損失,搶救損失的準備。
如果大明毫無動靜,他在這大哭鬧騰鬧騰,裝可憐,說不好大明會拿出個公主來安撫人心。最不濟,給個郡主也行啊!
可,大明怎麼能這樣,竟然真的在救災?
朱弘昭這個皇帝的信譽還是不錯的,沒必要對著他說謊。
即興而來,敗興而歸,就是近衛信尋的寫照。
沒錯,朱弘昭也好,相府也罷,都做好了救災的準備。
一切物資調動都是有數的,當世人能看得見,經得起後輩來查的!
的確有1個新拚湊的船幫在江蘇太倉待命,要運輸龐大的物資出海。
可出了海,自然也就失聯了。
現在又是初夏,海上風暴卷過來,一起沉沒也是情理之中……
東西的確會運出去,隻不過目的地不是瀛洲,不是遠洋,琉球、9州航線,而是出海後轉向走台灣、呂宋航線。
表麵上趕時間冒風險走琉球,純粹就是掩人耳目。
顏思齊所部南洋水師即將發動全麵的梳理工作,要1口氣將南洋各西夷的船隊、大據點1舉敲掉。
敲不掉也沒關係,南洋西夷各據點已經感受到了大明的壓力,各處興修城堡或訓練土著,而且呂宋島上再次發生針對華人的屠殺排擠,顏思齊必須有所動作。
呂宋島早年就發生過這類事情,由西夷背後鼓動,土民屠殺原來的各種老爺。當時萬曆皇帝沒心思打,因為傳統觀念裏,東南出海討生計的人,都是叛民、逆民!
既然不喜歡要背棄朝廷,那你就在外麵好自為之。所以萬曆年間呂宋島上發生的大屠殺,也就那麼沉沒在曆史文牘之中,不起波瀾。
現在呂宋島上流傳著1個消息,說是大明要效仿先例委任某個呂宋南渡遺民豪紳為呂宋總督,將呂宋要並入版圖中,9爆發了這麼1股風潮。
西夷各國在做準備,顏思齊要做的就是1錘下去打斷西夷人的節奏,將西夷人的活動範圍壓縮。
等待裝備寶船後,給寶船1個接受實戰的機會,與西夷人船隊交手的寶貴經驗。寶船的對手在萬裏之外的西洋,隻有做好萬全準備後,朝廷才敢把寶船壓出去。
朱弘昭此時根本不在意南洋即將發生的戰事,他隻在意瀛洲這邊的事情能不能妥善的完成,做好後還不能背負罵名或留下汙點之類的東西。
南洋決戰即便失敗,顏思齊全軍覆沒也沒關係,以大明現在的經濟活力,足以再堆出無數的船過去將西夷人堆死,用船隻數量嚇死!
大明渾厚的人口基數和物資,真開動征服的機器,隻要紅利能補過來,就能不斷外擴!
西夷人最大的短板就是本國人口以及周圍密密麻麻的敵國,外擴缺少血液儲備,本土各種糾紛拖後腿,所以很難完成征服世界的壯舉。
然而,這個壯舉在此時的大明來說,缺的隻是時間去1步步去做罷了。說真的,連像樣的對手都找不到1個!
如此形勢下,朱弘昭關心個什麼?隻要控製好兵權,本土維穩才是根本,然後就能看到1步步擴大的疆域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