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調任(2 / 2)

於是,提筆將周應秋的名字寫到折子上,後麵備注‘陝督、尚方劍、右都禦史’

陝西那邊的罪囚,基本上都是周應秋批字弄過去的,現在朱弘昭已經不擔心陝西災民造反,擔心的是罪民暴動。1旦形成氣候,這幫人戰鬥決心是十分堅決的,不好收拾。

蔡複1抓經濟建設不錯,搞軍事也可以,可對於罪民缺乏必要的防範心思。而周應秋的軍事、經濟建設基本沒什麼表現,但絕對會鎮壓罪民,防範於未然。

否則建設的再好,罪民暴動後,一切都會打回原型。5年後,罪民活下來的基本上也到了刑期,那時候想來也不缺勞力,釋放後也9解除了這個隱患。

現在刑部尚書又空下來了,在朱弘昭看來這種人事調動9和推箱子遊戲一樣,1步步挪坑、填上,直到到了該去的位置為止。

周道登這個極品無節操的老頭的形象立馬浮現在他腦海,於是周道登由都察院2把手,法司係統排行第4把交椅前進兩位,登上刑部尚書大位。

周應秋的右都禦史是兼職,加銜,不占中樞的位置。周道登現在空出來1個坑,想了想又將範景文弄上來,這個不2公做事有原則,又年青,十年後可以接替鍾羽正再幹十幾年。

3司內,法司要的是穩定,人要從基層培養,最好不要從其他衙門拉人進來。

哪怕弄個終身左都禦史、右相出來,朱弘昭也覺得沒問題。

範景文留下的是個小坑,他就懶得再做考慮,法司自己就能填上。至於大理寺正卿畢懋康,他不想動,這個死板的人留在那裏,才能維持法司內部嚴肅的風氣。

周應秋殺再多的人,也是在靠手段嚇人;而畢懋康嚇人,維持法司嚴肅風氣靠的是本性,整個人往哪1擺,氣氛就能嚴肅下來。

第1梯隊完成調動,吃了1塊年糕,細細咀嚼他開始調整第2梯隊。

明年是鄉試年,要舉行秋闈。各處考官9顯得比較重要,基本上鄉試年的考官,忙完後都是加官的待遇。

而且大明曆來是南北分榜,即北方有北方的試題,南方有南方的試題。不僅是因為疆域大,信息不暢才這樣做的。而是南方教育興盛,用相同的試題,北方會被虐死……

分榜不僅僅是考題不通,更重要的限製住考生的中舉名額,南方再強按比例錄取,再強能上去的人也是定數。這是重要的平衡舉措,不能打破。

然而南北分榜製度現在讓南方學子很是詬病,因為北方大麵積擴土,多出蒙古3省、寧夏省、河套省、遼東3省、朝鮮省、瀛洲兩省。

這些地方怎麼說呢?設省之後會增加中舉名額,但這些地方文化實力夠嗆,別說中舉,能不能過秀才這1關都玄。這十1省多出的中舉名額自己又吃不掉,隻會便宜北直隸、陝西、山西、河南、山東這些地方的學子。

等於平白給北方士子又大開了一堵大門,南方還是擠在一起瓜分那麼點份額,誰能滿意?

窮秀才舉人老爺,能不能中舉直接關係到有沒有做官的權力。北方十1省,直接使得北方士子擁有過去近乎3倍的份額,南方現存士子少了不少競爭對手,可份額還是固定的,相互對比下,怎麼能心平氣和?

士子的主流思想動態的背後,是朝中官員的態度。

南方出身的官員占據7成,他們自然知道這種絕對優勢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南北分榜製度不改,龐大的份額堆積下來,不需要1代人,十年3科下來,南方官員的優勢9沒了。

這個製度必須改,但不能取消。否則靠這個製度苦苦掙紮的北方士子還沒喘口氣,會被南方士子直接打死。

這種關係到官員來源渠道的事情,下麵人有合適的意見也不敢說。這不是萬曆朝,是中正朝,這種東西隻有皇帝才能動。其他人插手進來,與觸雷沒區別。

基本上,管不住性子和手腳的人,都完了。

至於那些管不住自己口的人,還在混日子。

輕輕一歎,朱弘昭也拿不定主意,幹係太大了。他1改,後世隻有遵從的份。失之毫厘謬以千裏,稍稍1點沒注意,就會被有心人鑽空子。

提筆飛快寫著各省考官配備,以及南北主考官。這是鄉試、秋闈會試1次性配備完成。後年春闈殿試考進士時,還要再設立1批資格更老的官員擔任主考。

南北分榜製度必須要改,他打算與葉向高、方從哲一起聊聊。

“送去相府交與國相。”

用印後,這份關係朝中大員調動、鄉試考官安排的折子,由1名小宦官捧著送出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