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卸磨殺驢(2 / 2)

“有內相體諒,小王這心裏也9舒坦了。時至今日,小王也是進退兩難。有司以小王化外之人為由,多多為難。小王深受國恩,也能不予計較。但思念故鄉之情久久難平,還望內相居中說和,成全小王這寥寥寸薄心意。”

朱秀賴說的可憐,趙儀細嚼慢咽吃著糯米團子,緩緩道:“瀛王千歲這話9差了,非是有司故意刁難瀛王千歲,也不是主子爺薄情。而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難以抉擇呐。”

“哦?還望內相為小王指點迷津。”

朱秀賴真的不理解,皇帝想要他怎麼做,皇帝一向是很厚道的,這回突然不為他說話,他突然感覺到什麼都很不妙。沒有皇帝的庇護,法司追究他的小尾巴,他渾身是嘴都說不清。

拿目前來說,他在南京就有1營護衛,3千兵馬啊。

從山東跟著南巡,一路迷迷糊糊走到南京,才發現不妥當,天子腳下帶著3千護衛,你想幹什麼?

3千兵馬很多麼?不多,皇帝1口氣就能吹滅。

少麼?太多了,大明親藩來京師,最多帶百餘護衛,更多的是王府臣佐、宦官、宮女或運輸物資的勞力。他的這3千護衛,在這種對比下,就多的過分了。

趙儀閉目沉吟,朱秀賴揮退臣佐、舞姬,再次拱手:“還請內相大人指點迷津,救小王1命。”

很為難的樣子,趙儀道:“瀛王千歲也是宣大老人,與我父交情匪淺。這點人情,咱家還是要給的。”

“如瀛王千歲所言,有司多有為難。何也?乃各地親藩不滿,主子爺念恩,賜瀛王千歲國姓,爵親王。當時就有非議,老唐王甚至大罵主子爺糊塗,放著哲宗皇帝諸子不封,封瀛王千歲為王,罵君父胳膊肘往外拐。”

“到了此時,瀛王千歲的封地1事,引發更大的不滿。主子爺念感情,1邊是親藩的族人,1邊是瀛王千歲這個貼心人,瀛王千歲說說,這讓主子爺如何是好?”

朱秀賴恍然,原來是宗室施壓,也對。文武大臣反對是因為嫉妒封地,實際上與他們幹係不大。天下封王的數量終究有個底線,現在宗室子弟從軍,可以打破世襲爵位這1條路,可以殺出更多的升爵渠道。

王位的數量恒定,他占掉1個坑,自然宗室那邊就少1個。

意識到這1點,朱秀賴才真怕了,這真的已經不是可以拖的事情,為了騰出這個坑,宗室親藩絕對會不斷施壓,直到將他的王位搞掉位置,或將他搞死。

他甚至一瞬間想到刺殺,畢竟他們那地方流行這種調調。1旦被得手,皇帝是不會為了1個死人來為難自己的親族,為了維護皇室的體麵,他相信事後皇帝絕對會低調處理。

他才正值壯年,好日子就在眼前,大仇得報,他現在隻想安安穩穩活著享福,他不想死,誰又會急著想死呢?

“內相大人,還請指點小王1條活路!”

“這是自然的,若無這個心思,咱家也不會來瀛王千歲這裏。畢竟日後真鬧騰起來,隻會讓外人看笑話不是?”

他沉吟著,朱秀賴很識相附耳過來,趙儀壓低聲音道:“宗室親藩之不滿,在於國土外流在瀛王手裏。若瀛王收宗藩子弟為嗣子,或許是1條轉機。”

朱秀賴神色愕然,趙儀繼續說:“以後鬧起家醜來,宮裏的臉麵9沒了。都是1家人,若瀛王千歲肯下決心,這事咱家來活動。說不好主子爺體諒,會再加封1個世襲侯爵給瀛王千歲。豐臣氏,也好有個後繼以祀先靈血食香火。”

對其他人來說這種事情很難接受,可朱秀賴不覺得這有什麼,隻要能保住性命,延續這個集體,別說收1個嗣子,就是收1頭豬做嗣子,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況,收來的是天家血脈,讓趙儀無語的是,他沒看到朱秀賴有什麼抵抗情緒,甚至是一種驚喜……

沒錯,就是驚喜。

收養1個天家血脈為嗣子,在朱秀賴看來是賺大了,1勞永逸解決這個集體以後的安危問題,還能徹底融入宗室親藩體係。

更重要的是,趙儀肯說這話,絕對有皇帝的意誌,這說明皇帝允許豐臣氏這個招牌繼續出來。

兩個方麵下來,朱秀賴的心病都被治理好了,純粹就是驚喜。

過繼這類事情在朱秀賴的觀念中是很普遍的,上位者給下位者過繼1個子嗣過去,甚至會令下位者心安……

家主沒兒子,收養弟弟為婿養子,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弟弟,婿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