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扭頭,看向1名中樞舍人,這是他的專職舍人之1。這名舍人將捧著的木盒遞來,葉向高找到飛騎急遞而來的折子,遞給史繼偕。
中書舍人本來就是中書省的編製,但廢除丞相後,中書舍人與行人司一起歸入內閣。行人司有司正,中書舍人沒有這類長官。
侍從司改製,相府也要小改,從中書舍人中設立秘書郎輔佐諸相,再設立秘書令,統管秘書郎和中書舍人。建製要1步步調整、補充。
將府那邊也會設立虎賁郎、虎賁郎將、虎賁令作為佐官係統。
當代皇帝屬於開拓中興,有機會改動各方麵,後來的皇帝就沒這個威望了。
史繼偕看完這份侍從司和稀泥的處理折子,不用想就明白了,畢竟他們也有這個心理準備,隻是嗬嗬1笑:“那些人,還是吃不得委屈。”
相府經手委任官職事宜,各處留下的坑實際上是夠的。隻要對退伍軍官進行分別,將甲長以下歸入軍,轉入警固役;甲長以上軍官歸入將,分批次分待遇處理,就能將4千個坑的需求降低到4不到。
然後對退伍中高級軍官進行轉任降級處理,相府留下的坑完全是夠的。可將府不答應,矛盾就在這裏。鬧到侍從司,侍從司很給麵子按著相府的處置意見打下來,卻沒有附帶皇帝的朱批,給了也白給,根本不頂用。
葉向高點點頭,哈1口氣,湖麵清風拂麵,胡須蕩漾著:“是呀,還是吃不得委屈。皇帝不放心各處,還牢牢緊抓著,當寶貝哄著。就怕養刁了嘴,以後更吃不得委屈。”
武官編製本來就很大,轉任地方的流量很大,遠比文官晉升的流量大。
雖說考中舉人就能做官,國子監監生也有做官的資格,可非進士出身真的在官場走不順暢。所以老舉人寧願考死在考場,也不會去吏部報備等坑。也不是舉人們死心眼,隻是人人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我能行,我能反殺……
若大批量的武官轉任地方形成傳統、潮流,以後的麻煩將極大。
他們很清楚皇帝準備怎麼幹,也知道將府會怎麼幹。將府裏的何衝,就是1個大問題,這人不懂大局,為了軍隊建設,什麼都不管,什麼禍都敢闖,根本不懂得退讓。
這件事情秦良玉是讚同相府處置意見的,可何衝不同意,秦良玉夾在中間很難做。
都不是傻子,自然都知道南直隸基層即將發生什麼。
可這種事隻能做1回,兩回,以後想要再做隻能殺軍隊自己人。
可就做的這1回、兩回,會讓後續退伍的軍官充滿期望,期望過高,地方上根本無法滿足。可前兩次那麼大的退伍缺口都能填上,怎麼輪到後麵就不行?
多挖坑的壞處都是經曆過的,不能多挖,坑又少,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蘿卜數量,降低供需差距。否則年年退伍的軍官數量壓下來,朝廷與地方的矛盾隻會越來越大。
地方基層可以忍受提前退休,自己退下去安排1個族人頂上來還是可以的,地方基層控製依舊在本地人手裏握著。可大規模、持續不斷的退伍軍官安排下放,將破壞地方上這種最低忍耐範圍的運轉體係。
“這個事情不能這麼辦,等皇帝抵京,老夫尋皇帝再談談。”
史繼偕將折子握在手裏,拍打著另1手,也隻有他能去談,談不成還有葉向高做緩衝。這是很得罪將府、軍隊的事情,史繼偕不怕,他家裏是經商的,子弟從軍興趣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