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過江之鯽(2 / 2)

浙江這個向外移民大省是南方的,也想對台灣移民,同樣那邊的環境對他們來說也是惡劣的。台灣移民隻能以閩粵兩地的百姓為主,隻能等環境改造後遷移北方百姓。

閩粵宗族抱團嚴重,彼此械鬥都能拉出上萬號人馬,一直是朝廷所頭疼的。往裏麵摻沙子,勢在必行。否則宗族姻親連成網,治理台灣就是1個大問題。

畢竟,住在島上的人難免會生出天下9這麼大,在這裏我人多我最厲害的心思。

台灣都如此,那行駛著更南端,赤道上的船隊可想而知,該有多麼的困難。

許顯純與李邦華把手言歡的時候,各處也沒閑著。

袁可立入京,擔任留守北京兵部尚書,這麼明確的信號擺在麵前,心裏沒點想法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十年寒窗苦讀。

翰林院下班後,周延儒也不加班了,回家對著鏡子整理儀容,修修眉須努力往幹練的方向靠攏,這時候他突然羨慕起閻應元的豎眉及顧炎武的的雙瞳。

這種天生就有的異象,加上本人又有資質,簡直是1條通天捷徑。

唔,周延儒,延儒這個名字似乎與袁可立個性不太搭調,要不要改名字?

人家袁可立的名中寓意是有所樹立,立功立言立德;而他是延續,新舊立場不一樣呀。

要沉住氣,周延儒放棄了這個心思,改名字迎合上去,反倒會被袁可立看輕。或許真的該改個名字,但要等時機……

唔,明天穿曳撒好呢還是穿比甲?

一夜的時間,周延儒都在想著明天拜見袁可立時的著裝問題,衣裝能彰顯本性,這種關乎命運的大事,不能不上心。

按照現在的進程,預計在袁可立組建相府前,就能完工,到時候按例他這個總裁官也能升官,最差的情況或者去禮部當侍郎,或者去詹事府當少詹事,都是34品的核心大員,有資格入相府。

想到3處實錄的修編工作,周延儒擔憂明日拜見結果的同時,又一陣煩惱。

尤其是顧秉謙,這個士林之恥早早弄好了《光宗實錄》,交給他的初稿他也批過,送交宮裏也沒問題。但是這個死老頭子始終悠哉遊哉樂嗬樂嗬過日子,將最終稿始終不給他送過來,一直拖著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

還有錢謙益,教徒弟的心思比工作要用心,基本上他這個總裁官一直在幫錢謙益這個負責《哲宗實錄》的總編纂費心思。

還有《神宗實錄》的總編纂,天啟2年的總編纂文震孟,這人給他的威脅很大,感覺比錢謙益還要大。別看人家天啟2年中進士,可中舉人中的早,這就是資曆!更是天啟點的狀元郎,當今必然會給與照顧;更關鍵的是,文震孟按例進入翰林院進修時,已有了足夠的底子,所以一直待在文淵閣行走辦事,有過內閣工作的經驗。

但,錢謙益的威脅更大,這是個能拉他同歸於盡的混蛋。

這是個禍害,壓下對錢謙益的詛咒,周延儒努力禪定下來,在腦海推衍明日與袁可立見麵時的場景,該說什麼話,袁可立會問什麼,到時候該怎麼回答才貼切。

而錢謙益也想著拜見袁可立,托陳子龍從梅樓請來1位名妓,想給顧炎武整理1下形象。對於穿著打扮,錢謙益也有品鑒能力,不過都是針對女人的。品鑒能力與打扮能力也是不同的,包裝顧炎武,他有些力不從心。

“吳江先生,請。”

陳子龍下車,擺下木凳,提著燈籠照著,徐佛1襲男裝英氣勃發,大大方方下車。身後侍女提著化妝百寶盒緊隨,要化妝這東西少不了。錢謙益原配陳氏早喪,否則現在也不會孤寡1個。自然,也沒有化妝用的百寶盒。

陳子龍對顧炎武擠眉弄眼,錢謙益神情1僵,隻是讓陳子龍請1個普通點的就好,這倒好,把老熟人弄來了。

“牧齋先生,風度更勝以往,妾身這廂,有禮了。”

徐佛拱手作揖,款款大方,明眸皓齒豐姿卓韻。錢謙益瞪1眼陳子龍,拱手道:“吳江先生風采依舊,倒是讓老朽有些感歎歲月。”

你怎麼會嫌自己老呢?人家徐佛的弟子可是柳如是啊……

說真的,錢謙益不想麵對徐佛,徐佛是周道登的老朋友,關係類似於寶卷先生與楊鶴。周道登是名門大家,又是大孝子。他錢謙益當初做的引薦人,害的徐佛無法在秦淮立足,隻能向北邊跑。

徐佛與周道登,徐佛與柳如是,柳如是與周道登、陳子龍、錢謙益,可都是曆史上1團亂麻的關係……

不提這邊很難扯明白的複雜關係,另1邊禮部侍郎溫體仁也在收拾東西。

5歲很大嗎?正是黃金時間呐!

他怎麼會嫌自己老?好好弄弄排場行頭,爭取明日拜見時給袁可立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的人,今夜都在明天拜訪袁可立的事情而做準備。

如果不是許顯純來的及時,可能李邦華也要費心思,畢竟袁可立是他的老領導,也是現在的領導,爭取成為將來的直管領導才是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