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皇帝1貫都是很苦的,朝廷裏的人不管收稅的事情,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朝廷沒錢,到處都缺錢,怎麼弄錢?皇帝頂著罵名弄來的錢還沒焐熱,就被戶部哭窮的人給掏走了。
就連這次收複日本的軍費,兩個月時間已額外產生近3萬兩,也是皇帝的錢。不過這回公私分明,戶部的人打了借條,用多少寫多少。
至於賑濟災民的錢,這個朱弘昭臉皮再厚也不能打借條。隻是將賑濟的主要差事,交給了宮裏人的來辦。
深夜,飲酒上頭的朱弘昭沒有急著睡覺,翻了翻群臣上的節日賀詞,千篇1律,都給拋了,交給侍從司檢閱,隨後開始處理公文。
因為過節,各個衙門有5日假期,公文都是積壓下沒處理的,上報過來的自然都是不能積壓的大事。
《神宗實錄》還在修,由翰林院編撰,老1輩狀元郎周延儒負責。至於《光宗實錄》9簡單了,當個1個月的皇帝,光宗泰昌皇帝的實錄已被修好了。
現在修《中宗實錄》的主編周道登外派,副手黃道周接替,空出1個編修的差事。
給天啟修實錄的確是一件麻煩事,天啟年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而天啟皇帝又是重用閹人、武人、宗室不給士紳滋潤日子過的人,與武宗皇帝1個套路。
你要誇他豐功偉績,違背自己的情緒不爽,也怕誇的過頭了掩蓋了當今聖上的光輝,也怕誇的不到位,被當今給惦記上……
所以,《中宗實錄》的主編已經換了3個人,第1任是萬曆44年的進士徐大相,這個人很受天啟看重,可總是與東林私交不斷,天啟是重用了又1巴掌打下去,短短3年時間徐大相起起伏伏,也最了解這段時間內的風波。
他也感恩,將天啟誇過頭了,朱弘昭還沒說什麼,就被史繼偕1巴掌拍下去,免得因為這種事情耽誤了徐大相前程。
於是副手,第2任主編,詹事府少詹事錢龍錫接替,這位東林2代中堅因為在詹事府過清閑日子,並沒有攪進去。可他心裏也有怨氣,主編時采納篩選資料、修成的初稿含沙射影。
又因為與夏之令交情不錯,借著夏之令陰謀刺殺毛文龍案,錢龍錫以知情不報罪名,被皇帝1巴掌拍下去充軍,編入上26衛屯軍。
然後這個主編的差事9成了燙手山芋,剛當上禮部右侍郎,宋理學鼻祖周敦頤的後人周道登被魏廣微嚇唬,趕緊把右侍郎的委任給推了,硬著頭皮接了這個差事。
現在周道登這個和稀泥,當孫子高手,最善查看風向的泥鰍再次以禮部右侍郎的身份外派,作為主使與王化貞一起出海去日本挑矛盾,製造衝突。
他走了,空出的主編1職又成了麻煩,翰林院夠資格的沒人敢接,就連黃道周也產生了辭官一陣子,回鄉照顧老母親的想法。
黃道周是徹底的窮人出身,全靠母親操守紡織機,才讀書出了頭。
他和東林2代先鋒大將魏大中不同,魏大中也是真窮苦人出身。可魏大中是接受了外人的資助才吃飽肚子有書可讀,在外人的資助下中了進士娶了媳婦,這相當於再造之恩,朱弘昭很欣賞魏大中的清廉,可清洗東林時,魏大中自己9請辭走人了。
魏大中留下,會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黃道周不像魏大中那樣有人情壓力,他在意的隻有自己的母親,他可不想坐牢,他坐牢了他母親歲數大了,誰來照顧?
所以,關於《中宗實錄》主編一件事,圍繞著這件事,禦史台、翰林院、詹事府、相府4個方麵都來了公文。
禦史台彈劾翰林院做事磨蹭,詹事府方麵訴苦,請求補充人手。詹事府有1個詹事,若幹個4品少詹事,成基命去台灣當巡撫,錢龍錫去充軍喂牛,何士晉外派兩廣總督,還有1個見風向不對早早辭官,現在9剩下1個新任的少詹事黃道周,真的缺人手。
詹事府的意思就是不是我們不出力,是我們的編製被削的太狠,沒有足夠資格的人來出力,要補充血液。
翰林院那邊推薦有官籍,卻到處溜達過清閑日子的,剛剛回京的錢謙益返回翰林院,由錢謙益頂缸。
相府這邊也推薦兩個人,1個是翰林院編修,上1科的狀元郎文震孟;另1個是侍從司侍從,今科狀元郎餘煌。
餘煌雖然資曆低,年紀也不大,可人家是專門讀史的,號稱博古通今。
“嗬……葉老頭兒將皮球踢給朕了,餘煌你是個什麼意思?”
4封奏折握在手裏,朱弘昭仰躺著,身後趙儀為他揉著肩膀,斜著眼瞥1眼餘煌,這個他欽點的狀元郎,也是曆史上天啟點的狀元郎。
這位狀元郎某些理念,非常合皇帝的胃口,那就是限製臣權、抑製士紳豪強的發展。
某種意義上來說,餘煌若執政,喜歡幹的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背離人情事故的人道,向著延綿不絕、可持續發展的天道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