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改藩(3 / 3)

“如今朝廷改製,以後的稅會多不少,可宗室代代繁衍,也會隻多不少。國朝曆年平均每年稅4千萬石,其中皇室3萬石、宗室需要8百萬石。盈餘幾百萬兩,也都用在了戰事上。朝廷手裏沒錢,什麼都做不了,什麼也修不了。各處不用心在正事上,隻能看著朝事日漸頹廢。”

講述著形勢,這些都是實情,周王也都是知道的。宗室中,周王1係是最特殊的,因為初代周王是成祖朱棣的同母弟弟。

“天下人不會追究朝廷為什麼隻收這麼可憐巴巴的1點點稅,他們隻會追究為什麼我們朱家要拿走4分之1的稅。可他們誰知道,給宗室8百萬石真正發下去的又有多少?沒有皇室鎮著,別說4千萬石,就連兩千萬石,這個朝廷也收不上來。”

見皇帝顯然有準備,周王雙手抱著西紅柿,靜靜聽著。當今皇帝獨斷專行慣了,他說話表明已有了處斷,聽著就是。要反駁或影響,隻會有苦頭吃。

看1眼白須華發的周王,朱弘昭繼續說:“治天下,百姓單純以為是皇帝在治,明眼人都知道是官員在治理。什麼吏治敗壞,沒有1個皇帝喜歡看到吏治敗壞。說白了,皇帝幹的就是監督官員的差事。官員們把天下弄沒了,他們不會滅族,跟著孔家投個新主子繼續當官就是。而我們朱家,會被人殺光。所以朕殺他們不會有1點的手軟,但對於宗室、對於百姓,朕是有感情的。”

“對宗室而言,朕是1家之主,對百姓而言,朕是他們的君父。”

“王叔,對宗室,朕這裏有兩條處置意見,現在還在醞釀中。待朝廷財政好轉就會施行,今日也給王叔透個底,給各地宗室們安安心。”

“第1條路子,效仿漢推恩令的同時,增加對爵位繼承時的考核,使爵位不泛濫,保證襲爵之人才幹。以後的禦史台、大將軍府,都會對宗室大開方便之門。這監察大權和領兵權,朕都可以分給宗室一些。”

這是針對中低層宗室的待遇,給了他們待遇,讓他們自謀生路,自然要剝奪爵位爆發式增長的可能。

“第2條路子,各藩親王若有開疆擴土之誌,可立藩於外。郡王們也可,若不可,則在國內土地豐腴之處,割鄉鎮為小藩,自給自足。郡王們給與鄉鎮自治,轄土百裏,掌千戶之民,日子過的如何,全看治理手段。”

“親王們,則是給與1縣之地開國為內藩。除了對軍械有限製外,別無其他限製。”

“朕的意思,王叔應該理解了?”

朱弘昭看著周王,周王不知道這是不是試探,沒有言語。

若是真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你們自給自足,朝廷就不給爵祿了。相反,你們還要給皇室錢。每年祭祖,皇室主持,你們這些旁支掏份子錢是應該的。

哪怕全部的親王都不願意離開國土,也就割出去3來個縣,算上1百多個郡王所需的鄉鎮,也9不到5個縣,4處分割的支離破碎,也起不到什麼威脅,反倒可以監察地方周邊官員。

5個縣也93個上府,3個上府給的賦稅1年撐死也9百萬石,這筆買賣劃算。

這就是以宗室取代地方士紳的手段,哪怕以後出了問題,這些生長在地方,有自己實力,也曆練過的宗室們,也是最後翻本的機會。

不至於被人像豬一樣1家家的給屠了。

1方獲利,自然有1方倒黴,倒黴的隻能是地方士紳、豪強。對於這些人,朱弘昭真的是恨的咬牙,這些人滲透地方,上下勾結,9成9的士紳成長,吸的都是朝廷的血,吸的都是地方上的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