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朱弘昭身子前傾,盯著林丹汗。
這已經是他的最後通牒了,林丹汗不答應,那他隻能選1個新的蒙古大汗,在新汗的輔助下統合蒙古諸部,借蒙古人的刀鋒將日益壯大的瓦剌人準噶爾部族消滅。
有黃金家族血脈的人,不少,非常的多。
可林丹汗這1支9剩他1個人了,他連個孩子都沒有,想要搗鼓出來1個林丹汗的繼承人或遺腹子來說,不是什麼難題。
甚至不用這麼麻煩,直接選上幾個蒙古大汗出來,塞外就會自己再亂1次。
林丹汗幹咳兩聲,他有些堵氣,輕拍自己胸口,抬頭問:“陛下,我蒙人若融入中原,除了養殖牲畜外,可有其他營生?科考方麵,小王並不抱希望。”
“投軍,朕會在不久後梳理軍製,精簡軍隊,提高軍士待遇。蒙古人勇悍,朕還想著借助你們的力量,1舉打到西方去。西方之地遠離大明萬裏,朕也難以管理,會賜出一些土地,許你們世代牧馬,如何?”
“至於科考,每科朕可加增5名額,3給與蒙古,2給與彝人。也會讓你們在朝中有人,不會受苦了沒處伸張。持續十科,3年內對塞外設立書院,進行教育。這足以培養兩代人,若蒙古3年後還無法考得進士,那朕也愛莫能助。”
打又打不過,搞封鎖又會被大明封鎖成殘疾人,現在的大明軍力強盛,還有1個邊塞出來的皇帝,林丹汗不得不妥協認命。
個人的意誌,在大勢麵前是微不足道的。
林丹汗年青時不會這麼容易屈服,可他已經墮落了,開始迷信宗教,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不在乎世俗的有些東西,世俗的東西,隻是他優渥生活的一種保障。
蒙人羨慕不羨慕大明的百姓?羨慕,在哪都會被剝削,而塞外本9出產貧瘠,貴人們為了生活的更好,對底層的牧民壓榨是非常的狠。
而大明缺少就是1顆公正的心,很難取信蒙古牧民,若能取信,蒙古會自己瓦解。
朱弘昭的刀,會讓官員們學會公正的對待歸化蒙古人。
這樣,事情9簡單了。
看看明初,朱元璋和朱棣的刀狠不狠,公正1體的對待蒙古出身的將領,歸化的蒙古人編入軍籍,也一樣會順著軍令作戰。
解決蒙古的問題,就是解決蒙古貴戚的問題。
朱弘昭為了休養,才不願意再次動員軍隊,否則俘獲的這批貴戚扣留,大軍出塞絞殺其他貴戚,如後來的滿人那樣,可以將蒙古收拾的妥妥貼貼。
更關鍵的是,1旦大軍出塞,打的蒙古諸部貴戚活不下去,這些人帶著部眾西遷投奔準噶爾部9麻煩了。
原來的蒙古人在明初都變成徐達、藍玉等人的軍功,後來首先崛起的東遷回來的瓦剌人,瓦剌是瓦剌,蒙古是蒙古。
英宗親征,打的就是寇邊的瓦剌,結果土木堡1事9不說了,後來瓦剌在北京城下元氣大傷,回到塞外才讓東遷回來的蒙古各部緩了口氣。
在北方邊防上,明朝的策略就是有選擇的扶持蒙古人,這時候的蒙古人不敢自稱蒙古,而是韃靼,讓他們成為自己與瓦剌人之間的緩衝。相對於被閹割了的韃靼蒙古人,瓦剌人更像蒙古人1點……
準噶爾部就是瓦剌諸部之1,現在強盛起來,用準噶爾這個詞,代替了瓦剌。準噶爾部原名綽羅斯,與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3部一起組成了瓦剌。
真算起來,真正的蒙古人已經死絕了,從政治上來說,明初的時候塞外9沒了蒙古,有的就是瓦剌和韃靼。
現在的蒙古,9類似於建州女真,屬於後女真,後蒙古。
9如同匈奴人1夜時間消失了一樣,1夜的時間烏桓人可以變成鮮卑人。
現在的瓦剌最強的準噶爾人,韃靼最強的插漢人,都是披了1層蒙古人的皮,保留著蒙古的傳統,卻失去了蒙古開闊進取的精神。
不過準噶爾人靠近西方,沒少和那邊的人打仗,相對於插漢部來說更勇悍,也更精通火器。畢竟真正的蒙古人可不迷信騎射,他們迷信的是武力,什麼強9學哪個用哪個,講的是實用主義。
所以,在朱弘昭考慮中,韃靼人後裔的插漢等部有保留的餘地,畢竟靠近中原,有1定漢化程度。瓦剌人後裔的準噶爾部,9沒了保留的餘地。
將蒙古設省的事情交給內閣,在京中為林丹汗建立蒙王府邸交給工部、禮部,同時軍機處開始籌集裝備,和將領,準備以宣大俘獲的以及宣大軍團的蒙古騎兵組建大約7營騎兵,作為征討準噶爾的蒙古方麵軍。
丞相府設立也已經提上日程,今天這種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內閣去辦,隻是林丹汗這個人是蒙古大汗,自己這邊內閣們身份、血統上壓不住,在京又沒有皇室親王能用,朱弘昭這才出來1趟走個過場。
否則,林丹汗有心歸順,也會因為臉麵問題而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