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弓術4時歌(2 / 2)

也因為遠了,射箭時疏忽一點,箭矢就會射偏。可能同樣的偏差,能中5步箭靶靶心,卻射不中百步外的箭靶。

憑著經驗左良玉調整角弓上的望角,同時搓揉弓弦使之勻稱。這種不合理的動作落在朱弘昭眼裏,再看看一旁眼神偷瞄來的天啟,自然知道自己又被皇帝坑了。

周遇吉與左良玉相互看1眼,同時點頭算是行禮。左良玉先說:“周大人是天子親軍,俺是齊王儀衛,第1箭請周大人先射。”

周遇吉上下打量紅臉猿臂的左良玉,平凡無奇的麵容露出微笑:“看你這人性直豪爽,沒想到卻是個有心機的。”

“事關前途,馬虎不得。你說呢周大人?”

“咱也一樣,不過天子親軍的名頭不能丟。睜大你的眼睛,別算錯了。”周遇吉目光4下張望,看著院內旗幡以及一些錦衣衛盔頂盔旗計算風力。

片刻後,周遇吉緩緩抽出一根羽箭,口水沾濕箭羽,扣在角弓上,拉圓,眼眸綻光,輕喝一聲:“著!”

“咻!”

箭矢破空而去,手中角弓弓弦振蕩。周遇吉緊繃的麵皮終於舒緩,對左良玉微微欠身,輕笑道:“大個子,該你了。”

左良玉深吸1口氣,他知道自己徹底被坑了,聽弦響再看那羽箭飛出的速度,估計姓周的這把弓有5斤力道!

他隻能硬著頭皮上,張弓抽箭,計算著風力和力道差距,偏移角度扣箭射出。這1箭很懸的命中箭靶,左良玉輕吐1口濁氣。

觀看的天啟露出了微笑,朱弘昭的臉色僵硬下去。

果然,十箭射盡,周遇吉命中9箭,左良玉隻能命中7箭。

周遇吉心中輕歎,就差一箭他就能從小旗一步升到副千戶,現在隻能做個百戶。可他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如果不是下了手腳,他別說升官,可能都會被李墨軒直接切了他編入皇城淨軍……

他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略帶歉意對左良玉抱拳道:“承讓了,改日請兄弟飲酒。”

“飲酒算了,俺喝不起。”

左良玉氣呼呼離去,周遇吉跟上,兩人一起回去交命。

贏了,天啟很滿足的飲下兩杯酒,打發周遇吉與左良玉下去赴宴。笑嘻嘻對朱弘昭笑說:“齊王,朕餓了。”

身旁信王將桌上兩串掛玉收起,得意洋洋對著天啟晃了晃,更在朱弘昭麵前晃個不停,然後一左一右別在自己腰間鑲玉大帶上。

“臣弟願賭服輸,皇兄稍待片刻。”

朱弘昭搓搓下巴,貌似他真的不適合玩賭博。在別人的主場玩賭博,十賭九輸也是必然。

皇後這時候笑吟吟望過來,輕語柔聲:“齊王,為本宮謄抄1部《子夜4時歌》。聽聞齊王善樂曲,若齊王有心,可編樂做歌。”

《子夜4時歌》為南朝樂府民歌,收錄在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中,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1名叫子夜的女子創製,多寫哀怨或眷戀之情。

南朝樂府民歌大多是女子所唱的情歌。與後世婉約派詞風的含蓄不同,樂府民歌大多質樸坦率,簡單易懂。

其中分為春夏秋冬4歌每歌2首5言絕句,唱的時候每歌各選1首絕句,總共4首絕句十6句,自由搭配風格百變。

全篇婉約清麗者有之,質樸清新者有之,細膩纏綿者有之,大膽率真者有之,且因民歌本身的歌謠性質,音節搖曳,朗朗上口。

這是吳地女子的情歌,皇後卻讓朱弘昭這個領兵大將來唱,皇帝還擔心惹朱弘昭生氣,那就不好玩兒了。

卻見朱弘昭1笑出列:“皇嫂有命,臣弟哪能不從。臣弟征戰山東時,濟寧知州王邦彥贈臣弟南京名妓寇氏。寇氏善音律,陪伴軍中征戰,臣弟恰巧學會了幾首4時歌。”

信王見了撇撇嘴,沒想到這家夥還會音律。

天啟皇帝見朱弘昭沒生氣,反倒堅信了李墨軒的說辭,這齊王是個性情中人。笑著起身斟1杯酒遞過去:“朕為齊王壯膽,唱差了不要緊。”

老魏不知道從什麼角落蹦出來,指揮下2餘名宮中聲樂女官捧著各式樂器出現,開始奏樂。

朱弘昭看1眼張嫣,喝掉酒,苦笑道:“今朝就為皇嫂唱一回吳地軟語,改日臣弟編練好軍中陣樂,再請皇兄、皇嫂、信王觀賞。”

聲樂中找到節奏,朱弘昭操著寇青桐那裏學來的吳語,閉眼輕唱: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複多情,吹我羅裳開。

朝登涼台上,夕宿蘭池裏;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

淵冰厚3尺,素雪複千裏;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

唱罷,天啟嘴角翹起,皇後張嫣見了隻是1歎,看到天啟在朱弘昭麵前得意,她的心裏就非常的糾結。歎著,看向朱弘昭輕聲道:“那寇氏對齊王倒是一片傾心呐,齊王莫辜負了那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