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通州震動(2 / 3)

高舉著朱弘昭佩劍,閻應元嘶啞著嗓子大喝:“小弟昨日伴隨樂安侯入城,夜宿驛館。李家設宴請樂安侯赴宴,侯爺與孫公商討遼鎮戰事推辭!”

“後得知李家這宴席花費3千6百兩,侯爺震驚,以為謠言親赴張家灣李宅探查。果真3千6百兩,名菜1百零8道,湯36道,江南歌舞名姬36人!通州文武官員飲酒弄姬醉臥廳堂,侯爺震怒而歸!”

“今日侯爺聞雞而起前往西城伏魔宮拜謁帝君,路途遇刺!”

“誰都知道侯爺性廉好儉,而生性如火。諸位想想,誰會刺殺侯爺?或有人說,這是聞香賊子所為,有這個可能!可行刺者乃是通惠商會護院首領李忠,3代為李家家仆!”

“李家前後抄沒資產高達6百萬兩,這是多少?是朝廷兩年的稅收!李3才老賊欺世盜名5載,尋常手段如何能攢下如此巨資,難不成是天上掉下來的?來路不明,必然畏懼侯爺審查,故而欲圖刺殺侯爺推於香賊餘孽之手,以絕後患!”

“諸位可以不信閻某所言,但查抄出來的銀兩、銅錢堆積如山!侯爺會有6百多萬兩栽贓李3才?諸位且深思,若有不解可詢問閻某。”

雙鶴書院學子一片沉默,有可能栽贓,可朱弘昭能拿出6百萬兩來栽贓往日無仇的李3才?誰都知道李3才名譽滿天下,和李3才死磕那就是不死不休之局。

邏輯上說不通,情理上也沒有理由。

1少年舉手,聲音稚嫩:“學兄,樂安侯1無刑部文書,2無朝廷名義,9因刺殺而查抄院正1家,與國法不合!”

“天子腳下興動兵戈,樂安侯意欲何為!”

閻應元聞言1笑,麵對那少年,記得這個少年好像姓黃:“李3才罪證如山,若走朝廷路子6部內閣會允許侯爺查抄李宅?若這些大員睜亮了眼睛,李3才能有今日之財?若無侯爺果斷,廟堂高官熟視無睹,這李3才還將繼續欺世盜名,何等可惡!”

“侯爺今日感歎,閻某深以為然。誠如侯爺所歎,李3才這等欺世盜名之大賊,比之徐逆還要可恨千萬倍!徐逆是明著的,有1個殺1個,國朝自然安康。”

閻應元言辭慷慨,氣勢雄烈。

“而李賊這般求大名護身,以不法而獲大利之徒,表麵高潔背地裏如同虱蟲一般吸食國朝膏脂。耳目聰穎之士必然畏其名望,不從者即被打壓埋沒,餘者必然效仿!群虱因此而生,國朝如何不衰敗,連個原因都尋不到!”

“而這些欺世群虱,國朝穩則立於朝堂之上誇誇而談沽名釣譽,國朝不穩則退避田舍之間抽身事外。何其可恨!諸位多多思量,閻某奉侯爺之令,尚要進京麵聖!”

雙鶴書院學子看著閻應元離開,都沉默下來。

京中大員子弟臉色很差,現在麻煩了,朱弘昭要對付的不僅是李3才1家,而是群虱!

6百萬兩銀子的鐵證,足以驚駭世人,讓所有人忽略朱弘昭的手段是否合法。這6百萬兩,也足以讓窮慣了的天子憤怒,進而大興刑獄。

到時候1個咬出1群,1群咬出1堆,這是滔天的大災禍!

朱弘昭此時翻閱李家賬冊,發現不少問題。李家的收入和支出不對稱,顯然,有很多利潤分了出去。分到哪裏去了,肯定是京中大員。這事交給李墨軒,他則繼續口述,趙舉書寫,將時時刻刻的進展書寫成信,幾乎每隔1刻鍾,就有飛騎奔出通州直赴京師。

李墨軒親自坐鎮城內軍營,嚴刑審問李家家仆管事,他們的供詞將是炸藥桶,可以炸到朝堂上的那些衣冠禽獸!

跟著朱弘昭見慣了戰場廝殺,李墨軒手段格外的凶殘,他的血液在燃燒,這才是錦衣衛的威風!

錦衣衛想要抄家,必須要拿到6科中刑科給事中的文書才能拿人,不走這道程序,錦衣衛上下都要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