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西天就在腳下(1)(2 / 2)

朱弘昭微笑點頭,側頭下令:“傳令,令前鋒休整,食用午飯。隨軍醫匠上前,速速救治傷員。另外……張礴?”

在袍澤羨慕目光中,張礴昂揚出列:“卑職在。”

“你去勸降,若能勸降大功一件。”

“卑職遵令!”

張礴是代州的老鄉,說話口音也親切,膽量也不錯,朱弘昭覺得應該提拔1下。

他的親衛將,第1個親衛將李遂因為殘疾守著大同的產業;第2個親衛將武永昌已經成了副營將,跟著李墨軒入京;第3個親衛將陳策留守侯府,帶兵時起碼也是副營將起步。現在的劉良臣,幹的就是丁力副職,年紀小不能服眾,這回戰後提拔為副營將也是順理成章。

從親衛係統提拔將領的好處不言而喻,這1點朱弘昭隻是向前輩學習。

至於丁力,個頭賣相十足,還是他父親從大同數萬士卒中挑選提拔出來的忠勇猛人。這種人物還是帶在身邊好,長氣勢也安全。

“青桐姑娘回避吧,傷兵運下來後血腥恐怖,會驚了姑娘。”

朱弘昭解了盔帶,將白布披風取下跳下戰車,秦朗緊跟著下車,現在戰事基本上被控製在己方手中,要統計軍功和傷亡。他不僅僅是朱弘昭的侯府教授,還是隨軍幕僚,手裏也有1票和他差不多出身的落魄士子以及軍中典吏。

寇青桐麵容蒼白擠出1絲強笑:“妾身曾言要追隨侯爺征戰沙場,古有梁紅玉、代父從軍花木蘭,今日就有妾身寇青桐。”

扭頭看1眼少女,朱弘昭思索道:“如此也好,勞煩青桐姑娘燒水。”

5口大鍋支起,早已燒起了沸水煮著藥材。白布在水中蒸煮,抖開後在刺目陽光下曬晾。

重傷員就在山腳下救治,輕傷員由牛車載來,親衛營將士打雜搬運。待救治的傷員由軍中典吏詢問戰場上的詳細經曆,同時根據花名冊統計戰功。多方麵佐證,士卒很難在軍功上麵作假。

朱弘昭的部隊再3禁止戰陣時斬首,由專門的軍卒負責解首,戰後根據各部表現以及軍種均分首級軍功。但新軍太多,說是私自解首要戰場處決,可軍官哪能下得了手?所以傷兵堆裏,不少傷兵哪怕意識迷糊也在懷裏緊緊抱著麵目猙獰的賊軍首級。

按軍法這批私自解首的士兵要剝奪軍功予以處罰,可這些首級都是他們拚了性命砍下的,為的就是換取賞銀養活家人。

在傷兵可憐希冀的目光下,朱弘昭仰望碧空很是為難,一旁丁力和秦朗都主張要嚴明軍法,剝奪首級軍功,還要處以棍刑,否則1次饒恕,則後患無窮。

“每枚首級做功賞銀5兩,此戰爾等戰功抄沒。痊愈後懲軍棍2,若不想挨軍棍,或認為的本侯處罰不妥當,本侯允許爾等拿了賞銀,傷好後離去。”

1枚枚賊軍首級當場換了成色十足的銀子,這群受傷遼兵根本不在意什麼軍功,他們隻在意有沒有銀子養家。1個個豪氣幹雲的表示再來2軍棍也不算什麼,頂多一頓皮肉之苦,有什麼好逃的。能跟1個不黑心的主將打仗,死了也不虧。

這群傷兵變臉之快,讓朱弘昭覺得可氣的同時又覺得可憐。

1枚枚賊軍首級堆積,梁山上搜集的首級也被運來,堆積在一起洗去血汙,撒上石灰做防腐消毒處理。1會兒還要進行辨認,將賊軍將校首級挑選出來。

梁山上戰死的遼兵屍首也被運下,有些被賊軍斬去首級。幕僚典吏們隻能通過他們的肩章辨認身份,從花名冊勾名另外造冊。同時還要讓他們的長官袍澤去首級堆辨認,找回他們的頭顱縫合後再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