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寧可架上藥生塵⑤(2 / 3)

正在收拾東西請假回家探親的羅曉靈心肝亂顫。

“交出來!”風紅纓一聲暴嗬。

羅曉靈慌得跌落在地,抱著行李包搖頭。

“交、交什麼?”

風紅纓直接上前扯,羅曉靈發了瘋的不鬆手。

“你幹什麼!這是我的東西,風紅纓,你沒權利翻我的東西,放手!我叫你放手!”

風紅纓冷笑,手指照著羅曉靈的手臂穴道一掰,羅曉靈痛得高呼。

馬支書等人聞聲趕過來。

推開門,一枚晶瑩剔透的碧色玉璽從羅曉靈的行李包裏掉了出來。

翻滾了好幾下,最終停在風紅纓跟前。

望著昔日朝廷玉璽,風紅纓莫名紅了眼眶。

是誰,到底是誰將這麼貴重的東西放進了她的衣冠塚裏。

是小皇帝嗎?

-

警察將玉璽帶走了,一並帶走的還有羅曉靈。

盜竊在這個年代可是大罪,羅曉靈被當場逮到壓根就不敢反抗,敢拘捕,是可以直接槍斃的。

羅曉靈被警察帶走前,衝風紅纓放了一堆狠話。

到了這一刻大家才知道,原來在聶明朗身上栽跟頭的不止風紅纓和範莉莉。

還有麵前這個宛若瘋狗一樣的羅曉靈。

被收監關押時,羅曉靈毅然決然要見聶明朗最後一麵。

聶明朗不敢去見瘋魔的羅曉靈,馬支書歎了口氣。

“去看看吧,也許這輩子都看不到了。”

聽了這話,聶明朗才答應前往。

-

羅曉靈被抓走後,壽河村真的陷入了安靜之中。

然而風紅纓心裏卻燒著一團烈火

她記得很清楚,10月21號這一天,政府會向全國各大媒體公布恢複斷層十年之久的高考製度。

她迫不及待的想要第一時間看到這份裹著希望的報紙。

這天天還沒亮,風紅纓就跑到了村口,伴著清晨微涼的秋風,她拿著課本一邊默讀,一邊翹首以待郵遞員的到來。

然而直到天亮堂了,她也沒見到郵遞員的身影。

“風紅纓同誌,你擱這等誰呢?”

上工路過此地的孫向榮忍不住問。

孫向榮是知青中年紀最大的,快三十了,工農兵推薦反正輪不到他,知青堆裏他最先放棄了讀書,至於畫畫,算興趣愛好。

這邊,踩著二八大杠,穿著綠色軍衣的郵遞員小哥同一時間出現在村口。

小哥一過來,風紅纓臉上立馬綻放出大大的笑容。

在壽河村呆的這些時日,她頭一次認為有個男人無比的帥氣,這個人就是郵遞員小哥。

此刻的小哥就像是瑟瑟秋日裏的一抹春色,滋潤了她幹涸良久的心。

小哥大長腿從自行車上一個飛旋跳下,情緒有點激動,自行車還沒放穩就去翻信包。

“兩位同誌,我給你們知青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風紅纓單手扶住自行車龍頭,聞言眉開眼笑:“是不是國家有大事?”

“你咋知道?”小哥興奮的不行,快言快語的背誦出報紙上的內容。

“就在昨天,首都《人民日報》就領導人有關教育向全國媒體宣布了一項重大消息,從今年開始,咱們國家的高考正式恢複!”

“什麼?!”

孫向榮驚得頭發暈,不敢置信地抓著小哥的肩膀使勁地抖。

“這是真的嗎?”

風紅纓展開報紙,朗聲讀道:“…為了建設繁榮昌盛的未來,也為了千萬讀書人的璀璨前途,更為了擇優選拔出各類人才,政府決定從此刻起,將會以統一考試的方法,抉擇優秀青年進入大學繼續學習,商議後,決定今年的考試時間為冬季12月11號……”1

孫向榮一蹦三尺高,原地大聲呼喚。

“我們能高考了,我們終於能回城了,我要高考,我要讀書——”

聲音激昂有力,劃破雲霄。

遠遠在村道上的知青們聽到動靜,先是覺得自己在做夢,互相扇了各自一巴掌後,大夥有抱頭一起痛哭的。

也有神色恍惚噗通一下暈倒在地的,更有甚者,圍著風紅纓,將那份宣告恢複高考的新聞讀了又讀。

兩個小姐妹回到宿舍時,腳下軟綿綿的,好不真實。

蘇寶琴哭得最厲害,也是最痛徹心扉,嘴裏一直嚷嚷著要考上大學,要走出重男輕女的家庭。

範莉莉則是又哭又笑,兩人發泄過後,紛紛真誠的上前感謝風紅纓。

“紅纓,你就是咱們宿舍的小福星,這兩個月來,多虧你一直在後邊鞭策我們讀書。”

“對對對。”

範莉莉開心地抹淚。

“說句埋汰話,我之前還怨過你,覺得你是故意在折磨我們,白天上工累得要死,晚上還要聽你講課,我有好幾次都想罵你。”

“是我不對,我心胸太狹隘了,我要像你道歉,如果沒有你在前邊一直督促我堅持,我就算等到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又有什麼用——”

“是啊,”蘇寶琴感慨,“我們沒你聰明,要是隻給我們四十天的複習時間,我們絕對沒把握。”

蘇寶琴抱著風紅纓的大腿不鬆手,就差磕頭喊風紅纓是她的再生父母了。

坐在窗前的風紅纓看完報紙後,神色卻有些尷尬。

“那什麼,我好像複習錯書了…”

“什麼?!!”

手中握著一柄彎刀。

這刀細得能幹什麼?

幾米遠的女村幹部見風紅纓癱坐在地把玩鐮刀,當即連連歎氣,歎完氣後哎呦拍大腿。

“你拿著刀發什麼呆?生產隊的牛都沒你會發呆,我的乖乖親閨女,你的工分不想要啦?你還想不想回城裏探親?”

被這麼一提醒,風紅纓空洞的眼神倏而聚焦有神。

然而她抿緊嘴隻字未言,旋即彎下腰。

手中的鐮刀就跟抹了柴油似的,幾下風紅纓就將一壟玉米杆子砍倒。

緊接著她小心翼翼地將杆子上的玉米棒掰下來,整齊地放進旁邊的大竹簍裏,動作輕柔,好似對待奇珍異寶。

女村幹部怔了下。

馬支書和她說,說村裏有個女知青在上工這方麵的思想覺悟不高,讓她多“關照關照”。

如果這名女知青仍不加改正,那就取消她今年過年回城探親的假期,可能還要記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