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由於人民軍對三三製戰術還缺乏實戰經驗,雖然在日常的訓練中運用不錯,但訓練必竟不是真正的戰場,因此在戰場上運用時,還是顯得有些生硬,但用來對付這個時代的日軍已是完全足夠了。日軍畢竟是第一次麵對這樣的戰術,在習慣了俄軍那種簡單、粗暴、直接的戰術後,和人民軍這種技術含量極高的戰術較量,就非常不習慣了,,要知道在舊時空裏,打仗從來都不計較彈藥消耗的美軍初次麵對這種戰術時,也被打了個蒙頭轉向,極不適應,而且日軍的火力一向都不以凶猛強大而著稱 ,因此現在應付人民軍的進攻就自然是更為吃力,似乎以前一切的認知都發生變化,對方的軍隊似乎漫山遍野,多得不可計數,而且無論怎麼開火射擊,竟然都打死不了多少人。
經過了2個多小時的激戰之後,己有三個陣地被人民軍攻入,幸好是日軍的白刃戰能力頗強,因此拚力死戰,連續擊退了兩個陣地的人民軍進攻,但最終還是有西杖口,九台子村兩個陣地失守。
日軍的指揮官土屋春光也大為震驚,因為遼東滿洲軍司令部給他命令是堅守3天,但現在才打了半天,沙嶺堡外圍的陣地已有兩個失守,照這樣打下去,恐怕是連一天時間都堅守不住。因此土屋春光也下令各陣地必須死守,如果陣地失守,那麼字軍必須全部堅守在陣地上,不能後退一步。
收到了土屋春光的命令之後,各陣地的日軍也知道責任重大,因此在下午的戰鬥中,日軍隻能依靠瘋狂的進行射擊,加強火力的密集度,來阻擋人民軍的進攻,而根本不考慮子彈的使用計劃,結果隻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有5個陣地的子彈被打光了,向指揮部救援。
而土屋春光也隻能下令,將陣地備用的子彈全部都那出來,分配到各個陣地去。結果總算是在下午的戰鬥中,沒有再失守陣地,不過各陣地的子彈消耗量至少也是平常的三倍以上,而沙嶺堡本身隻是一個臨時設置的陣地,不可能貯備太多的彈藥,因此在第一天的戰鬥中,日軍就用光所有貯備子彈。
而第二天一早,人民軍再度向日軍的各個陣地發動進攻,而且經過了第一天的戰鬥之後,人民軍對炮兵戰術,以及三三製戰術的運用也更為得心應手,首先是炮擊不在是分散射擊,而是集中火力,猛轟一個陣地,或是一個陣地的某一段,這樣打擊的目標更為集中,力度自然也更大,因此同樣是30分鍾的炮擊,卻幾乎將一個陣地給徹底催毀。
而人民軍運用起三三製戰術,也更為純熟自如,由其是在陣形轉換,或是由攻轉守,由守轉攻的變化時機掌握得也更加到位,進攻打得更為堅決,掩護也更加積極,火力支援也更為精準,另外由於昨天的戰鬥,日軍消耗了大量的彈藥,今天也難沒再保持昨天的火力強度,因此在上午的戰鬥中,盡管日軍拚死的抵抗,但沙堡嶺周邊的馬道口陣幾經爭奪,最後還是被人民軍攻占,另外還有遼河沿線的棠樹林子陣地也宣告失守。
盡管這時日軍還有兩個陣地再進行頑強的抵抗,但其整體的防線已被人民軍撕得七零八落,因此民軍隻用留下少量的兵力牽製其他幾個陣地的日軍,而兩路軍隊的主力剛都可以直接進攻沙嶺堡的主陣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