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艦己經進入彼得大帝灣,接近海參崴大約10海裏距離,前方1000米外的海麵浮水十分滿集,軍艦無法再前進了。”
“好,降低航速,打開艦首聲呐,繪製海底地形圖。注意加強警戒,緊密觀察海麵動向,避開俄國的巡邏艦隻,另外注意大塊的浮冰。”
“航速5節,艦首聲呐打開,開始繪製海底地形圖。”
“SR-64雷達並未發現異常。”
...... ......
隨著昆明艦開始進行海底地形圖的繪製工作,代理艦長韓超也鬆了一口氣,道:“通知特種部隊,準備登岸。”
這時在昆明艦的直升機庫裏,羅嶽還在鏡子前看來看去。在鏡子中出現的是一個身穿著一套07式迷彩作戰服,外穿浮力戰術背心,頭帶著QGF-11型戰術頭盔,在頭盔的正上方綁著沙漠蝗蟲護目鏡,手裏拿著95式突擊步槍,肩上掛著GP328式對講機,典型的舊時空裏21世紀解放軍海軍陸戰隊戰士的形像。
楊瑞拍了拍羅嶽的肩膀,笑道:“怎麼了,還沒有看夠嗎?”
羅嶽也忍不住笑道:“差不多有4年沒有穿這套服裝,現在又穿上,真的好像是又回到了從前啊。”
楊瑞道:“也沒有多少差別啊,那個時候你是海軍陸戰隊的一員,現在你是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了。不過這套服裝現在可不是海軍陸戰隊的服裝了,隻有在特種部隊裏才有。而且也越來越少了,也許再過幾年,連特種部隊也不會再這樣的全套裝備了。”
羅嶽也點了點頭,這一次任務中連同自己在內,也隻有3名穿越戰士,如果再過幾年,特種部隊裏的穿越戰士全部都退出了第一線,這樣全套的現代裝備確實是不會再有了。
兩人正在說著話,另一名穿越戰士,特種部隊的副指官周興漢過來,道:“艦長來命令了,我們可以上岸了。”
楊瑞點了點頭,道:“通知全體隊員,準備出發。”
由昆明艦、懷化艦組成的艦隊從青島出發以後,一共用了7天的時間,到達海參崴海域,從青島到海參崴大約有2000公裏的距離,以兩艘軍艦的航速,最多3天就足夠了,但由於這一次的行動是絕對保密的,因此在航行的途中要躲避相遇的貨船。當然由於兩艘軍艦均有先進的雷達係統,可以提前50公裏左右發現船隻,也就可以有充份的準備避開貨船,這樣要耽誤不少時間,有時為了躲避貨船,艦隊會暫時躲避數個小時。
另外艦隊在對馬島海域還停留了一天,當然是在繪製對馬島海域的海圖,因為華東政府的計劃,就是在日俄兩國進行對馬海戰的時候參戰,這次行動要經過對馬海峽,因此自然順道對對馬海島海域的海況進行勘測。
而穿過了對馬海峽之後,進入日本海,海麵也變得倏然的開闊起來,艦隊也可以全速行進,但艦隊的方向是一路向北,而這時還是2月時節,雖然己經立春,但春寒尚未消盡,海中己經出現了不少的浮冰,有的浮冰甚致大如房屋,因此艦隊也不得不將航速降到10節以下,以便於躲避大塊的浮冰,也避免小塊浮水撞傷艦體。
在距離海參崴大約50公裏的地方,海中的浮冰己十分密集,因此航速降到6、7節,而艦隊就在這一帶海域漂浮,並放出無人機,在高空對海參崴進行掃描拍照,然後將掃描的數據傳到軍艦,生成三維地形圖。
海參崴位於穆拉維約夫-阿穆爾半島的南端,大體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濱臨日本海。在半島的東、南、西三個方向都是海灣,東瀕烏蘇裏灣、西靠阿穆爾灣,而南為大金角灣,並且隔著東博斯普魯斯海峽,與俄羅斯島(勒富島)相望,外部是彼得大帝灣。
海參崴的港口位於大金角灣內,長約7千米。入口處灣寬約2千米,水深20~30米,灣內寬度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海灣四周為低山、丘陵環抱,形勢險要,而南端還有俄羅斯島為屏障,如果不是每年有三個月的冰凍期的話,可以說做為港口的地勢是十分優越的。
不過對於俄國來說,海參崴是遠東地區唯一的出海口,盡管海參崴以北的沿海地區現在都已是俄國的領土,但一來是海域條件難以找到海參崴這樣優良的地方,而且越是向北,每年的冰封期就越長,因此海參崴可以說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橋頭堡,它的俄語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就是“征服東方”。
而且由於海參崴距離俄國的本土遙遠,因此為了保護這個遠東地區重要城市,俄國很早就在海參崴修建防禦工事,在1877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P?F?溫特伯格上校就為海參崴設計了防禦工事,一年後,最初的海岸防禦工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