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京(1 / 3)

春深,百草權輿,鳥鳴不絕。

大楊山半山腰上,古樸肅穆的龍泉庵中傳出陣陣少女鈴兒般清脆的嬉笑聲。

一隻碎布裹著羽毛編成的毽子不知被誰踢得狠了,又讓山風一吹,一歪腦袋掛在了院中那棵半死不活的歪脖子老樹上,驚得樹上兩隻交頸談情的鳥兒脖子一縮,撲棱著翅膀慌張的四散飛去。

“哎呀!”四五個年輕嬌俏的小姑娘踢著碎步跑到樹下圍攏起來,嘰嘰喳喳地叫起來,“怎麼偏偏掛在那枝頭上了?這可怎麼辦?”

“掛在哪裏不好,偏偏在這棵樹上,院兒裏數它最高,我可不敢爬!”

“是啊,要是換了旁的樹還好,可你們瞧瞧,這都快入夏了,這樹上連一片葉子也不見,怕是內中早已枯死腐朽,攀爬不得了。”

一眾少女說來說去也想不到辦法,其中一人便推搡著身旁低頭不語的姑娘:“毽子是你踢到樹上去的,你得想法子摘下來。”

被推搡的小姑娘腳步向後一退,聲音微弱道:“我,我也不敢……”

“你闖的禍,可不就得你自己解決?”

“就是!”

說罷,眾少女不顧那小姑娘的惶惶不安,一推一搡的把她攆到了樹底下。

小姑娘淚眼漣漣,看看比自己高出半個頭的姐姐們,又一瞧那大樹,沒辦法,隻好含著淚一咬牙抱出那粗糙劃手的樹幹往上爬。

“幹什麼呢?”

突然,背後一聲問話響起,少女們像是找到了救星一般,齊齊回頭喜道:“清秋姐姐你回來啦?”

那名叫清秋的女子身材高挑纖細,杏臉桃腮唇紅齒白,一頭秀發用一枝紫色野花隨意的盤繞在腦後,穿著一身漿洗得發白的紅布裙,臂彎挎著一隻裝滿了草藥的竹籃,分明並未著意打扮,卻仍無法掩蓋那素淨之下的灼灼芳華,便是西子再世,有幸一睹她的姿容,也要自愧不如地捧心離去。

她與這些少女一樣,都是大楊山附近的孤兒。

十七年前,大越國與西邊的祁國交戰。可大越國崇文輕武,軍事荒廢,被祁國打得連連敗退,地處祁越兩國交界處的大楊山受害尤其嚴重——成百上千的百姓慘死敵軍鐵蹄之下,祁國鷹騎過境後,大楊山附近的村民十不存一。

幸虧當年的鷹騎大將軍信佛,早早下令手下人不得騷擾龍泉庵,才讓這百年古寺逃過一劫,龍泉庵也借此機會悄悄收留了許多戰火之中痛失雙親的孩子。

兩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整整四年,直到大越皇帝的幼弟、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宮哲率兵勤王,將祁國鷹騎打回到了邊境之外,大楊山才得以恢複生機,而宮哲也因此不世之功獲封昭王,成了大越百姓心中的不敗戰神。

後來,龍泉庵中的孩子們大多被遠在他鄉的親人接走,到現在隻剩下了這幾個姑娘還住在庵中,素日裏無事便在後院玩耍,隻有清秋稍長她們幾歲,除了照看她們,也會到後山采些草藥,以備不時之需。

清秋掃視一圈身前的少女,抬眸望向樹下那個垂首不語的小姑娘,瞥見她緊緊勾在一起的手指,心下明了,對著最近的一個少女腦門上輕輕一敲:“你們又欺負她了?”

被敲了腦袋的少女撇嘴抗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清秋說了個明白。

清秋聽罷,仰首晃了一眼那卡在枝頭隨風飄搖的毽子,走到樹下,將手中的竹籃塞進了小姑娘懷裏。

“我去幫你摘毽子,你幫我拿著草藥,好不好?”

小姑娘聞言,含淚點了點頭,又怯生生的勾住清秋的小指:“清秋姐姐,樹高,你小心些。”

清秋回手揉了揉小姑娘的發頂,揚頜一笑,灑脫自信:“放心吧,好好兒瞧著!”

話音剛落,清秋便將衣袖褲腳紮了起來,活動活動手腳,抓住老樹的枝幹便向上爬去。

她雖看上去身無二兩肉,瘦削得似乎弱不禁風,可到底是常年在後山裏和老虎賽跑的采藥娘,攀過最險的山,摘過最高的靈芝,輕盈靈活得讓山裏的野猴子都自歎不如。

不過眨眨眼的功夫,清秋就已經爬到了樹頂,長臂一伸,將那梢頭上吊的毽子給摘了下來,朝著樹下圍觀的少女們揮了一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