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名花傾城兩相歡 第一章 榮寵(1 / 2)

要說這後宮中誰最受寵,不管是玉明殿前掃地的小太監還是長秋宮的掌事姑姑,甚至後宮那些不甚受寵的妃嬪,都不得不摸著胸口說一句良心話:

當今聖上心尖尖上的人,當屬夕螢殿的那位。

那位自承寵以來,便得當今聖上親自擬了“宜”字為封號,一路從低微的秀女,到常在、貴人、直至嬪位、妃位,可謂風光無限。一時間,宜妃就是這後宮中的最佳勵誌版本,若是有宮人耐不住性子,掌事姑姑便會搬出宜妃娘娘的名頭,如此這般如此這般,長此以往,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後,宜妃柳氏都是這空寂後宮中經久不衰的傳奇。

宜妃,原名柳青萱,乃金陵柳家四小姐。父親官至吏部尚書,兩個哥哥也在朝中為官,深受當今聖上器重。宜妃自己也爭氣,入宮短短兩年,便破格晉升為妃,連帶著金陵柳家也在京城中站穩了腳跟,一時間,朝裏朝外,風光無限。

從初進宮那日開始,青萱就明白,皇帝的寵愛便是那空中的樓閣,看上去美麗誘人,卻是搖搖欲墜,乃不能長久之物。所以她不去爭,隻求自保。她又最是懶散的一個人,平時在穿衣打扮上隻用了三分心力,可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當今聖上端地是個口味與眾不同的。

那日甄選,在禦書房連批了三天奏折眼袋烏青的皇帝,被皇太後一道口諭給請到了長春宮,眼一睜,皇帝瞬間被眼前一群鶯鶯燕燕晃花了眼,各種香料脂粉群魔亂舞,可憐當今聖上一向勤勉自律,又孝心仁善,聽得皇太後和皇後言談笑語,還得做出耐心傾聽的模樣,不時點個頭,嗯一聲,在殿外懷春的眾少女麵前樹立個高深莫測的模樣。

“吏部侍郎柳成悟之女柳青萱,年十六。”

皇帝抬眼,乍見個瘦弱纖細的女子嫋嫋而來,輕紗長裙,烏黑的發間僅插一支粉紫色珠花,墨色的發絲順著耳邊柔柔地垂下來,更添弱柳扶風之感。

眼前珠簾晃動,皇帝微眯了眼,定定地看過去,隻覺得不遠處那一襲青衣窈窕,竟在眼前幻化成畫聖圖棠筆下最富盛名的雨後天青圖。

皇太後道:“這丫頭好,看著素淨。”

皇帝撫掌,真心歎道:“還是皇額娘眼光老道。”

就這麼著,柳青萱就被留了下來,不日就封了常在,和一同進宮的殷常在、蓉常在、司徒貴人同住芳華殿。直到她晉升為宜妃,獨自搬去了夕螢殿,這前前後後也不過是兩年時間。

所以那淑妃蘇婉柔平素妹妹長妹妹短,背後也道:“那柳青萱,最是後宮第一有心計的人物。”

皇太後和皇後話家常時,也會時不時感慨:“倒是我看錯了,那宜妃可真是個藏得深的。”

麵對後宮的流言蜚語,青萱很是無奈。倒不是她非要辯駁什麼,可沒做過的事她也不敢認啊,那什麼恃寵生嬌、陰險毒辣,完全是欲加之罪。更有那什麼魅惑聖主、居心叵測,更是無稽之談!要知道,連青萱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裏出挑了,明明她無意入宮的,花在討取皇帝喜愛上的心思幾乎沒有,怎麼就偏偏入了皇帝的眼呢?

青萱苦苦思慮了數月,生生把小臉都愁的凹了下去,最後隻得出這麼個理兒:當今聖上雖說高高在上,可本質上也隻是個普通男人,平素見的多是婉約細致的大家閨秀,乍見個對自己不那麼上心的,突然就驚為天人了。

皇帝那日的話原是這麼說的:“萱兒,朕當日初見你,便想到了那開在幽靜山穀中的蘭花,氣度芳華,即清且豔。朕後宮佳麗三千,除了你,再沒有一人有此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