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竺國四百三十六年,弘帝在位,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在一片繁榮興盛的背後是不為平民所知的暗潮湧動。與其相鄰的雙莘國實力強大,幾百年來唐竺國一直屈尊其下,每年進貢禮品,小到水果美人大到兵馬城池,弘帝萬般惱怒卻又無可奈可。
這年,雙莘國新帝繼位,封號平,繼位當天,唐竺國使者前來恭賀,誰知這位年輕的帝王當場便要使者送來他們當朝丞相的嫡女,一眾使者萬般驚訝,新帝卻稱,如能將丞相嫡女奉上,可保兩國百年和平且不用再進貢,使者聽聞,迅將消息傳到皇城,弘帝覺的此次交易甚為劃算,隻不過……
大殿之中,身穿黃袍的弘帝高坐,冷著一臉看著台下的眾臣。
“皇上,臣以為此次雙莘國新帝的要求可謂荒謬,求一素未謀麵的女子竟能許次承諾,定是還有其他陰謀!”一位身穿官服的大臣雙手拱在一起微微彎腰。
“皇上,這陰謀不陰謀另論,關鍵是我朝太子與丞相嫡女已有婚約在身,如將此女當作貢品送出,天下人豈不笑掉大牙!”
季尤以,皇上的第三個兒子,當朝太子,此刻也站在大廳一角,寬大衣袖下手緊握成拳,好看的的眉毛微微蹙起,狹長的眼睛眯了眯沒有言語。
“皇上——老臣惶恐!”大殿之上,一聲蒼老卻有勁的聲音響起,隻見一位體態略老的官臣跪伏在地:“小女無才無德,能入皇室已是榮幸,隻是小女天性頑劣,此去他國,定是凶多吉少,老臣年事已高,膝下無子,萬不能再失去小女啊!”說罷狠命磕了兩個頭:“望陛下開恩!”
弘帝看著匍匐在地的人,目光閃了閃,渾厚又不失威嚴的聲音響起:“丞相是我朝開國大臣,朕不應當虧待,不知眾愛卿還有什麼好建議。”
“啟稟陛下,”尚書李大人出列俯身道:“臣有一拙策,陛下可略聽一二。”
“奏。”
“眾所周知,慕丞相家有二女,嫡女慕憶桑為先夫人所出,還有一女是當時丞相的二房所出,多才多德,名喚慕詩蘭,在整個唐城因才貌兼備而聞名,此女若能進我皇族,定能輔佐太子立下大業,而丞相一族也能成為皇族至親,此舉也不枉丞相為國貢獻已久。”
此話一出,一旁的太子季尤以挑起眼瞼看了一眼正在說話的人,舌尖頂了頂左鄂,麵色不怒不喜,左手把玩著右手大拇指的扳指,好似這些人議論的事都跟他沒有關係。
弘帝聽了此話,麵色稍有緩和,轉頭麵向季尤以:“太子以為如何?”
“回陛下,”季尤以站著沒動,抬了抬眼皮道:“臣貴為太子,定當以大局為重,一切聽從陛下安排。”
“如此甚好。”弘帝愉悅的捋了捋下巴的幾縷胡須道:“宣旨——丞相府嫡女慕憶桑才貌雙全,特派往雙莘國維係兩國和平,丞相府救國有功,特將丞相府長女慕詩蘭許配給太子為太子妃。另外,”弘帝瞥了一眼大廳下的尚書李大人,眯了眯眼睛道:“尚書李大人諫言有功,許其女兒李氏為太子側妃。”
尚書聽罷,慌忙跪拜:“陛下抬愛,老臣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丞相慕京看著眼前一幕,聖旨已下,一切都已無力回天,他緩慢的閉了閉眼,幾不可聞的歎了一口氣,也隨之跪下:“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刻丞相府內
一位身著鵝黃色衣裙的女子端坐在溪前的亭子裏,間的銀飾隨著偶爾吹來的風微微擺動,一對淺淺的柳葉眉下襯一雙大眼,此刻小巧的嘴微微張了張,一對細眉蹙在一起,似是在抱怨什麼,她的對麵坐著一個衣著華麗的婦人,她儀態萬千,端著茶杯抿了一口茶。
“娘,女兒真的不明白那慕憶桑有什麼好的,太子哥哥喜歡她,爹也喜歡她,好像所有人都喜歡她,而我卻要處處受限於她,難道就僅僅是因為我是庶出!”
那婦人放下茶杯,用帕子擦了擦嘴角,麵容依舊從容,抬起眼看了看麵前皺著眉頭的女兒道:“蘭兒,娘跟你講過多少次了,小不忍而亂大謀,況且,不受寵愛興許是好事呢。樹大招風,你遲早會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