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重生了。
突然這麼來上一句,總有種光武帝從墳裏爬出來恢複大漢江山的感覺,所以換一種更詳細的說法吧。
二零一八年春季的某天,名叫劉秀的普通上班族青年在某天下午下班後順便去了趟網吧,沒想到才剛坐下,眼前的景象就從高配置一體機的網吧變成了還算有點印象留在記憶裏的高中教室。
坐在擁擠的教室裏,劉秀在筆記本上總結了一下自己的遭遇。
“總結了也沒用啊。”
整件事情太過於莫名其妙了,以至於腦袋裏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團亂麻。
將重生兩個字畫上重點,這在十年後的網絡小說裏算是被用爛的設定,不管有沒有理由都可以用這個來開頭。可是嚴謹點思考吧,不管是從那個角度來說這都是最沒有道理可言的事情。
網絡小說裏常見的重生,說白了就是在保證了特定個體的思考和記憶的獨立性的情況下,將時間向後逆轉,考慮到兩個時間線空間位置的不對應,基本可以排除多啦衛門和回到未來式的時空穿越。
那麼最簡單的問題來了,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消耗和成果是否成正比。
答案是否定的。
單從考慮付出與回報的合理性來考慮,無論是怎樣的偉人,都不可能重要到‘不惜逆轉時間也要將其送回十年前’的地步,更別說未來的劉秀隻不過是個普通上班族。
劉秀在筆記本上記下另一個假設。
如果對時間的幹涉成立,那麼是否能通過某種途徑獲取未來的情報,然後將其作為記憶灌輸到某人腦內呢?
以性價比來說,這比所謂重生更符合邏輯不是嗎。
記憶是曖昧的,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衡量記憶的準確度,那麼自己記憶裏的過去和實際的過去是否有所出入呢?若是記憶本身就是虛假的,那麼你是否能夠察覺呢?
如果這些推斷成立的話,是誰、又是為了什麼對自己做了這種事呢?
“不行了……。”
劉秀抱起腦袋,越是考慮這些自己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問題,就越是覺得頭大,就像是晚上躺在床上思考人死後是種什麼體驗一樣,除了讓自己變得更憂鬱並且從心理層麵妨礙睡眠以外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抱著腦袋的劉秀並沒有注意到,一片陰影在不知不覺中籠罩了自己。
“我看看,是什麼東西那麼有魅力讓你連我的課都不願意聽了?”
年過四十的班主任敏捷且準確地從劉秀麵前抽出了那本筆記本,眼鏡後銳利的雙眼微微眯起,一字一句地閱讀起筆記本上的內容。
“這是什麼?穿越時空?”
班主任奇怪地看了劉秀一眼。
“你以後想當科學家?”
不管抬頭還是繼續低著頭都挺尷尬的,於是劉秀選擇繼續低著頭,眼不見心不煩這句話還是很實用的。
沒得到回應,班主任用筆記本輕輕敲了敲劉秀的頭,將筆記本丟回給他。
“想當科學家也別懈怠英語課啊,不然你以後打算拿什麼和外國人交流?方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