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過翰林裏(2 / 2)

所有人下車在附近溜達,因為還沒確定今天的住宿,所以陳南西和末藝打算不回市區就在這裏住下了。

兩人回車上取了行李就離了隊。

走之前司機遞給她們今天剩下的一些費用,兩人收下,又去店裏買了一杯咖啡送給司機。

順著唯一通公交的公路,兩人隨便上了一輛公交車就往前走。小島上的公交就那麼多,圍著最中心的交通樞紐,有幾輛是環島的。

兩人都沒有計劃,順時針從最西邊往東邊走。下午時分,尋了一處人多的地方下車。

濟州島本就人少,她們下車的地方應該說是我沿途人煙最多的地方了。看了看商店名字和公交牌才知道,這是一個叫翰林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鎮,在古時叫裏,鄉裏的裏,如今也叫翰林裏。靠海,黑土,房屋低窪,天藍地闊,隨處是無人管理的橘子,個大味甜,隨手可摘,初來第一天因為風雪越來越大,兩人拖著行李越走越冷,越走越餓。

最後,隻能被風雪逼入一家小旅店,遇見熱情的老奶奶,因為這小地方不能用中國的卡,但是現在兩人身上又沒有現金,所以隻能就著信號並不好的手機給釜山那邊的室友發短信。

陳伊是個耿直的東北女孩,二話不說就下樓給陳南西彙錢。就在這段時間,老奶奶給兩人各自泡了一杯熱咖啡暖著手,聊起翰林裏及其附近。

小地方的人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比城裏的人樸素熱情。這地方的人也一樣,看到兩人雖然是亞洲麵孔,但和本地人還是很不一樣,兩人用蹩腳的韓語和老奶奶聊起這一路過來的經曆。

不過這老人有很重的口音,其實在濟州有一種本地口音,和首爾音有很大的不同。

不過好在老人家給她們推薦了實用的,哪家飯店好吃。

下午她們收拾好以後就去了一家小飯店,遇到嫁到當地的東北女人,在店裏幫忙做工,一個月一百四十萬韓幣,國內有個如兩人般大的女兒,近半百的年紀,一直守在陳南西的旁邊,和她閑聊著,這是她來韓國的第三個年頭,不甚想家,說是覺得到哪裏生活都一樣。

陳南西沒再多問,心裏莫名有一種迷惑,為這阿姨而感知的迷惑。她想起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國家有一種執念,甚至很不喜歡出國。但是想想如果自己的母親這個歲數還在異鄉打工,陳南西會覺得尤其難過。

不過現在這阿姨已經嫁到了這裏,和當地一個韓國人結了婚,還生了一個男孩。看她不甚感情的目光,陳南西也很難辨別出她如今生活得好不好。

離開翰林裏的時候,是一個親切的姐姐送她們的,她一路笑著,不像在大城市遇到的人,笑得不僅禮貌也真誠,陳南西也隻是問路而已,她卻一路將兩人送至公交車站,行李箱的輪子滾過冰雪,艱難而笨拙,留下一長串深深的印記。

兩人連連道謝,著看她離開,沒曾想她又回來,拍拍陳南西的肩膀遞給她一瓶熱柚子茶。

下午一路推著行李箱背著包導航去到中文區和西歸浦,路過大橋和漢拿山,迎麵就闖進大海的眼裏,誤打誤撞坐上了豪華郵輪,大概是為了吸引中國人,銀聯卡結算直接少了百分之二十的折扣。在船上的船長一臉糾結的跟著陳南西,教她釣魚,帶她喝紅酒吃東西,也聊天,對她抱怨人少天冷,還問她的韓語怎麼學的……

陳南西想了想,她的確有一口奇怪的口音,不論是說哪國語言,包括中文,都不向著標準去要求自己。這也挺有趣的,很多人都喜歡聽她講話,從小就是,到現在一開口反而成了談資。

船往回行駛的時候,船長用小魚幹讓海鷗跟著船一起回,臨近一艘船時,對麵的人就會瘋狂向她們打招呼。

吃了海鮮自助,專門打車去坐潛水艇,想看沉船和海底世界,服務員小哥抱歉又好奇地向陳南西解釋近日結束運營,沒有乘客,最後兩班船都不開。

大概是國人對濟州的經濟影響太大,出租車司機甚至打算等她們玩好後再送她們離開。

晚上和朋友聊天,又聊到了對感情和生活的認識,陳南西還是覺得她是一個樂觀的理想主義者,已經過了被他人的言語改變言行的階段。還有,她想到小班長,更想成為溫柔而強大的人。

末藝覺得奇怪,“為什麼呢?你不覺得他會拖累你嗎?”陳南西喜歡自由,喜歡闖蕩,席子易並不是這樣,他喜歡安靜,嫌棄麻煩。

怎麼看兩人也難以生活到一處去。

“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一個人一個包,走到哪裏都不會怯場,兩個人也不錯,他去幹他的,我去幹我的,到時候我們一起分享,多幸福。”

末藝還想說什麼,就聽陳南西說:“而且你不覺得,他自從遇到我已經變了很多了嗎?他最喜歡跟著我學怎麼生活。也許不是他不喜歡,而是從沒嚐試過另一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