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郭業山伸手虛點了沙正陽一下,笑了起來,卻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酒廠那邊,你打算去京城?”
“嗯,就是打算向郭書記彙報一下,這段時間酒廠運轉起來了,還算順利,也收回來一部分欠款,現在就缺一個打開局麵的契機了,所以不能再拖下去了,這邊的事情我也安排了,都得要動起來。”沙正陽鄭重其事的道:“必須要走好這一步棋。”
郭業山目光裏多了幾分凝重,似乎是在考慮什麼問題,“酒廠流動資金夠麼?”
難得郭業山主動問及這個問題,沙正陽當然要叫苦,“還有些不足,現在廠裏正在加大力度回收原來的曆欠貨款,但郭書記也知道這種錢不好收,能收也要打折扣,信用社那邊接觸了一次,但還沒有說法,估計恐怕還要再磨磨嘴皮子。”
“信用社那邊,我到時候再打個電話和他們說一說,但未必管用。”郭業山沉吟了一下,“你們去京城,和老崔那邊聯係上了麼?”
“已經通過一個渠道聯係了,那邊沒說啥,但態度比較冷淡,估計不是很願意接觸。”
沙正陽也苦笑,對這一點他也有心理準備,老崔的個性盡人皆知,若是那麼好說話,那就不是老崔了。
注意到郭業山似乎有些猶豫,好像是要做一個重大決定,沙正陽有些訝異,但是他沒吱聲,免得打斷領導思路。
“這樣吧,我給你一個電話,我一個大學同學的,他走得比較順,在中宣部工作。”終於,郭業山從案桌上抽出一張便簽,飛快的寫下一個電話號碼和一個名字,“中宣部文藝局工作,也許他能幫得上一些忙。”
沙正陽喜出望外,這簡直是飛來的意外驚喜。
中宣部文藝局是幹啥的,或許很多人未必清楚,但是他可太清楚了。
中央宣傳體係內主管和指導文藝政策的部門,如果說文化部和廣電部是管具體的文化傳媒事務,而中宣部的文藝局隻是主管文藝大政策方向的。
沙正陽之前對郭業山不是太了解,他隻知道郭業山是文革後恢複高考第四批考上大學的,也就是80年那一批。
郭業山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就分到了市委宣傳部,89年底到銀台縣掛職鍛煉,職務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90年9月才擔任南渡鎮一把手。
郭業山在華東師大是學哲學的,八十年代初的華東師大畢業生應該還是相當吃香的,現在郭業山也不過三十七歲,已經是滿兩年的正科級幹部了。
沙正陽估計就算是沒有其他因素,郭業山回市委也會獲得提拔,畢竟下來掛職鍛煉本來也就是為提拔做準備。
看見沙正陽珍而重之的將便簽收起來,郭業山滿意地點點頭:“我會提前和他打個電話,請他幫忙打個招呼,如果你沒有特別必要,就不必打這個電話了。”
沙正陽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點點頭:“郭書記放心,我明白。”
*********
加更,兄弟們,能多給一點兒支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