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二哥安然無恙地出現在遠處路的盡頭,容悅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落地。
方才趕去支援的那隊兵馬由永安侯世子蒼延威率領。劍南邊陲一城發生叛亂,守城軍隊夥同南夷一起向齊國發起進攻,企圖在劍南自立為王。永安侯奉命前往劍南平叛,世子蒼延威也一同出發。如今叛軍主力已被殲滅,永安侯留在劍南追剿殘餘勢力,蒼延威率部分兵馬先行回京,恰好路過此處。
據蒼延威說,從所拿的兵器看,這幫劫匪正是劍南叛軍殘部,一路逃竄到山南,就在這柘縣附近幹起了沿路打劫的勾當。
許佑寧接到容悅等人,返回與許佑宸和留下檢查屍首的蒼延威會合,再次道謝後即各自分開。
容悅偷偷掀起馬車簾子的一角,看到了那個騎在馬上的背影,銀槍黑袍,高大挺拔的身軀縱是沒入一眾將士中也十分顯眼。
在京城的安樂窩中長大的容悅見過出口成章的讀書人、八麵玲瓏的商人、晨炊星飯的窮苦百姓,但從沒見過這樣的殺氣騰騰、威武豪邁。
這樣的人應該就是所謂英雄吧。
蒼延威的出現,就像一顆投入池塘的石頭,不僅激起了層層漣漪,還直直墜入池塘深處,再也取不出。
容悅的心中從此埋下了他的背影。
除了許佑宗,家丁護衛們也多多少少受了傷。許家一行人留在柘縣,請大夫治傷、維修損壞的車馬,再采買一些必要的物品。
這些日子,容悅總是向二哥有意無意地打聽蒼延威的消息,許佑寧隻當她是對恩公感激,也沒多想便把知道的都說了。
在京城時許佑寧也沒見過這位侯府世子,但聽說過他的一些事。
永安侯府是將門,自開國起,曆任永安侯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據說侯府出生的男子,剛站穩就要練馬步,會說話就得背兵書,十幾歲就上馬殺敵。如今這位世子十三歲才第一次上戰場,已經算晚了。
蒼延威是侯府嫡長子,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嫡親的弟弟和一個庶弟。據說這個庶弟是永安侯領兵在外時與漠北一位女子所生,仗打完後女子不願隨永安侯回京,隻將兒子托付給他。永安侯夫人抱著還不滿一歲的世子,滿心歡喜地迎接侯爺回家,卻一眼看到這個孩子,問清來曆後大鬧了一場。
可鬧歸鬧,孩子既已回來,總是侯爺的骨肉,母親不在身邊,這孩子稍有什麼意外,侯夫人便要背上苛待庶子的罪名,隻得含恨撫養長大。
容悅聽他越扯越遠,想來是真的對這蒼延威不太了解,隻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