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有限,不用捉迷藏了吧?直說打幾百米靶?”穀銳新並沒有看向楊凡,直接在頭盔通訊器能詢問道。
楊凡拿好了九七式5.56毫米自動步槍還有必備的彈藥,詢問道:“這些定製自動步槍和彈藥真的有五百米三發不到一MOA的精度麼?”
“放心好了,它們都是按照十年前美軍特種部隊特戰自動槍械標準定製出來的。絕不是普通貨。。。”
“那五百米頭靶或半頭靶應該沒問題。。。”說話間楊凡向四周看了看,山林間的空曠場所,五百米相對良好的相互能夠隱蔽地點似乎並不是很容易找?最近的兩個山頭似乎也應該有六七百米的距離?但心中還是確定下來。
“六百八十米就六百八十米吧。實戰中這也是個不太容易遭受嚴重壓製威脅的距離了。。。”楊凡說道。身為特殊訓練的頂尖人才雙方都很清楚。其實對於真正的精銳來說,在自動步槍常見有效射程上參加大規模實戰,都是很不利於發揮自身優勢,也很危險的。很容易遭到大規模敵軍步兵、尋常精確射手或機槍手榴彈手無後坐力炮手等各種火器的集火。尤其二百米到五百米這個距離。要麼是六百米以上,要麼是一百米以內類似CQB的距離上,那頂尖人員的技戰術優勢才能最大限度的回避對方兵力優勢可能帶來的平方律優勢。
聽到楊凡似乎並不介意在六百八十米的距離上用自動步槍打頭靶半頭靶,而且似乎很有底氣的樣子,也不由的在心中高評了楊凡一二。
不過在穀銳新的感覺中:這種射術天賦突出,又在一定時間內喂了不少子彈的年輕人自己在新兵培訓的時候也是見過的。他們的射術不一定比老特戰隊員差,可是對於實戰最重要的觀察力可就未必很強了。在多植被的野戰環境下如何分辨幾百米外敵人的槍支和數碼頭盔,哪怕借助瞄準鏡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不是很複雜,雙方也大致確定方位,沒有個兩三秒的時間來辨認和反應,那都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然而穀銳新再一次猜錯了,身為外情部戰略組成員,在觀察力和辨別能力的訓練上,楊凡自從小學低年級差不多的年級就接收過比近遠射術訓練小時多的多的培訓,而且還有國內頂級的專家總結出來的經驗教材為輔助訓練。
哪怕使用沒有多少望遠功能的九七自動步槍上的紅點夜視瞄準鏡,也幾乎能在目標悄悄暴露出來不到半秒內的第一時間開火。不到兩秒時間內,自動步槍單發點射出來的子彈就迅速飛掠過超過一裏以上的距離準確的覆蓋在頭靶或半頭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