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戰略組的準備(1 / 2)

楊凡的話雖然平靜,可是讓所有孩子們感覺到的壓力卻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是絕望的。

從十餘年前戰略組孩子們的訓練就是立足於未來全新的作戰方式和作戰理念的,同上個時代的特戰隊乃至“兵王們”在訓練方向上相比,訓練強度雖然因為種種顧慮相比真正的特種部隊遠遠不及,但卻更為先進。更別說從天賦選拔到訓練成本上的投入。

這幾年來戰略組可以說是國內個別集團軍偵查大隊或特戰旅的藍軍常客了。別人或許不太了解,戰略組的孩子們對自身能力的極限是已經有一個大致認知的:如同國際頂級球星相比國內國家隊平均水平那樣兩個層次、幾十倍以上的人員綜合戰力值優勢,再乘以十倍相比一般特種部隊的技術裝備優勢,還有其他一些獨特優勢,麵臨兵力帶來的平方律壓力七個人防禦中對抗一個很普通的營級別特戰大隊就很有壓力了。如果是天龍中隊那樣單位,連規模的單位也可以讓整個戰略組麵臨極大的壓力。

在東南軍區曾經的多次軍事演習中,以輕步兵為主的特戰大隊或天龍中隊對抗一個很普通的輕機械化旅就已經是十戰六輸。而各軍區的輕機械化旅在得到多種支持的中央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藍軍那支重機械化兼全信息化的輪戰大隊麵前可以說是十戰十輸、空權對等也是勝率不到一成。

這也就算了,地麵部隊兵力再多,對於裝備獨特、理念先進、戰術層出不窮的戰略組來說並非毫無希望,一個四代機航空旅外架幾架戰略隱轟是啥概念,戰略組的孩子們都不是軍事上的半吊子愛好者或門外漢。在總共麵積不過一個師戰術地幅的狹小範圍內,營級單位會被一次空襲全滅,機械化旅級單位會被一次空襲打的失去所有主要裝備。。。

讓楊凡更有些心中沒底的,是那個所謂的“程雅琴老師”,女人就算是優秀女軍人從來不會有對軍事和武器的天然愛好,女性輕武器設計師很多精戰單位據說在多年前曾經是見識過的,幾乎雲集國內各工業領域填鴨教育出來的設計師們的一切缺點。要是什麼安迪、露西之類的海外留學的假洋鬼子女性專家也就罷了。外國文化下的女性總有具備現代工業文明靈感的特例。這程雅琴,在現代工業社會而不是武俠世界,一聽名字就叫人心中沒底。

“好了,到站了,大家看看吧!”楊凡帶著其他六個同學們乘坐特殊的升降地鐵來到了地下的武裝中心地下室門外。然而當大門打開的時候,卻是如同車庫一般的地方。至少二十多輛知名電動SUV豪車,還有一些電動直升機。

楊凡見到這些大致猜測出了些什麼,但還是有些失望:“這些裝備加起來頂一架三代機了吧?但我們的對手是一個加強航空旅外帶信息化四代化重機械化加強營,還是不夠看啊。這些車輛再怎麼偽裝,恐怕也是逃不過現代空軍與偵查力量的電子偵查的。。。”

“我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有效的打擊敵人才能更好的保存自己。這些車輛有一些事挨打用的,但不會都是挨打用的。看一看這個吧!”程雅琴笑道。

“單聯裝愛國者–3MSE?”楊凡在軍事上的認識當然是廣博的,看的出這是一種十年前開始裝備外軍的防空導彈。相比傳統的愛國者三增加了射程之後達到了對飛機有效威脅能力。但國內今天能有效的仿製出來,應該也算是不容易。防空導彈的實際性能楊凡是知道一些幹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