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紀時的故事
在一座寸土寸金的城市, 同事口中平時聊的話題要麼是房價,要麼是房租,充斥著奢侈品的商場和平價的名創優品一樣是人山人海, 被開之後紀時恍惚了很久,幸虧他腦子還有些清醒,那輛車開過來的時候他趕緊閃避過去了,才沒有被車撞到。
紀時蹲在路邊,思考著自己接下來的人生。
他能做些什麼呢?
過了30歲之後被開除,人生簡直一片昏暗, 開除的事情也不能和爸媽說,兩人都太辛苦了,他本就沒能滿足他們的期待, 又怎麼能再讓他們煩心呢。
30歲以後,紀時常常會思索自己的一生。
這似乎是老年人該做的事情,可他卻總是會忍不住想,因為他的人生中充斥著太多的懊悔,16、7歲該努力的時候他沒努力,20歲之後可以拚搏的時候他也沒有拚搏, 所以到了30歲, 他就沒有太多選擇權了, 選擇權都在別人手上。
那他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紀時渾渾噩噩回到了出租屋,他腦子裏忍不住想, 他的人生難道就這麼度過?
如果能重來就好了,如果能重來,進z中那一年他一定好好學習, 不虛榮不攀比, 不和葛亮那群人混在一起, 好好學爭取考個像樣的一本……
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一夜,紀時真的夢到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他重回了高三,開始了人生的另一條路。
他在夢裏看到的一切真實得不可思議,就好像那不是一場夢,而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因為感覺太真了,他在夢裏看到的那些數學題一看就很有難度,以他的知識水平來說,如果僅是做夢他也不可能夢到。
夢畢竟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
紀時沒忍住搜了搜,他真的搜到了福特這個,這個人現在也在p大,但確實是數學家,是p大的副教授,姚蒙他畢業之後沒再關注了,加入關鍵詞之後,他發現姚蒙沒有去交大,但現在的確是金大的講師之一。
所以……那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的他?
看到那個世界裏紀爸和紀媽舒展的額頭,紀時也不禁有落淚的衝動。
在那個“他”功成名就之後,紀爸和紀媽說了很多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對他說的話,原來他們對他曾經那麼期待,高考失利之後又是那麼失望,或者準確地說,他都不算是高考失利,失利這個詞一般用於平時成績出色、考場發揮失誤的學生,他算嗎?
紀時忍不住去想,如果他也能像那個“他”一樣讓爸媽幸福就好了。
那是另一段人生,是他夢寐以求的人生。
隻是回到了高三那一年而已,他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紀時不止一次做過回到高中的夢,但他的設想也僅是一本而已,可那個“他”卻把他的人生拔高到了他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
卻也同樣激勵著他。
因為那個“他”數學掛科了依舊在這條路上堅持,30歲已經取得了很多出色的成績,但“他”沒有止步不前,而是一直在奮鬥,到40歲、50歲、60歲……
那30歲的他人生真的完蛋了嗎?
現在開始努力是不是還能有一點微茫的希望?
他也不期待像那個“他”一樣在數學上做出太多成績,30歲才開始在數學這一行努力的確太遲了,那他是不是可以試試別的?
他的人生最多最多也才過完二分之一,如果他認為現在的人生已經完蛋了,那和死掉又有什麼區別呢?
紀時覺得,他必須得做出改變,哪怕隻有一點。
就像“他”在夢中一直記得的一件事,現在已經是他人生中的最低穀了,他已經沒有下降空間了,那就意味著——在他今後的人生中,不管他做出什麼改變,他的人生都是在往上升的。
紀時開始往本地的圖書館跑,辦卡,讀書,因為他還有些迷茫,不明白自己究竟能做什麼,他現在的工作讓他平時和英語打交道比較多,他打算去書本裏尋找答案。
這一年,他踏進了研究生考試的考場。
考的是英語,紀時選了一所老牌211,說實話,複習期間想保持學生時代的專注是很難的,可他一想到夢中的景象就咬著牙堅持——甚至考研都是他的一時衝動,但他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就像是一隻困獸。
必須做出改變,他告訴自己。
必須做出改變。
那與其在原來的圈子裏打轉,不如一咬牙換一個世界,試試自己的可能,反正他已經很難有更好的選擇了。
同考場裏都是些對人生充滿希望的年輕人,以紀時的年紀在裏麵顯得有些突兀,可他硬生生把其他人的視線都忽略掉了,認真在考場上做題、練習……光靠他學生時代和畢業之後掌握的英語基礎是很難突破各門考試的,紀時在網上買了考研課,把自己關在家裏,卯足了勁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