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實習生臉上依舊是不服氣的表情,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他們隻是聽老師說起過有這麼個新技術,卻對它並不了解,連相關的論文都沒看到過。
之前井口那種打壓新技術、被指出後不惜詭辯的無恥激怒了他們,但現在井口說觀察時間不足,這讓他們無話可說。
其他領域的專家們也對此不太了解,聽了井口的話,各自暗暗點頭,這才是有理有據。
心髒專家們個個臉上似笑非笑,卻一個都沒有開口。
一位院方領導舒了口氣,對兩位實習生說道:“聽到沒有?井口先生希望有更好的新技術出現,而不是你們自以為是的守舊、打壓。但是人命關天,新技術必須可靠,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驗證,不能剛剛推出就盲目叫好,否則就是嘩眾取寵。”
另一位領導說道:“井口先生這才是大師風範,他希望你們這些新人盡快成長起來,你們也應該尊重大師,向大師好好學習。去吧,好好地向大師認個錯,他會原諒你們的。”
井口大師說得很好,兩位領導總結得也很好,但兩個實習生腳下就像長了釘子,嘴巴也象是被膠帶封住,怎麼都說不出道歉的話。
能考上燕大醫學院的,怎麼可能是傻子。井口現在說得漂亮,顯然是因為事情鬧大了,又當著眾多國際專家的麵。他剛才打壓新技術的獨cai、無恥嘴臉,以為我們看不出來?
見兩個學生如此不識相,領導終於怒了:“你們什麼態度,明知錯了,還不思悔改。不道歉是吧,行,你們都等著嚴厲處分吧。”
門口有人說道:“為什麼要處分?我看應該給予表彰。”
眾人愕然回頭,就見一個比這對實習生還年輕的小夥子走了進來,目光自信,神采飛揚。
一位領導不悅地問道:“你是誰,處分表彰的事情也是你能說的?”
醫務處副處長趕緊快走幾步,湊到他耳邊說了幾句。他愣了愣,看看笑眯眯不說話的穀秘書,討好地對穀秘書笑了笑;又看看根本沒看他的王東,心裏有些摸不著底:這年輕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不過別管什麼身份,有這樣的人陪同,絕對不是我惹得起的。
他馬上閉緊嘴巴,旁邊兩位同事看到這一幕,明白事情沒那麼簡單,也都堅決地閉上了嘴。
沒人聒噪,王東直接走到井口麵前:“井口先生,你對足夠的驗證時間這個概念,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井口剛剛擺平兩個不懂事的醫學生,又冒出來一個,心裏極為惱火,冷冷地問道:“你是誰?”
“我和他們一樣,是實習生。”
井口往來世界各地,見識過牛掰和渣渣醫生無數,卻從來沒有連續被實習生質疑的經曆,一時間氣極反笑:“好一個實習生,華國的實習生都是這麼沒有禮貌,都是這麼不懂裝懂的嗎?”
“華國的實習生和其他國家的一樣,都在追尋真理,而非為了自己的小算盤搞雙重標準。”
王東轉身麵對大多數專家:“新技術確實需要長期的觀察來驗證。但是就心髒支架置入和球囊擴張的優劣對比而言,三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了。”
“單純球囊擴張術,在術後六個月內,再狹窄率高達百分之30到50。支架介入術,六個月內再狹窄率百分之17到30。各位先生,孰優孰劣,豈非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