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1 / 2)

不快樂的事情總是很快被快樂的事情所衝淡,最終一點也沒有了。可是見家長的不快卻真的讓江若琳去思考了一些問題。江若琳不想自己還是那麼的愚蠢,不想自己還是那麼的天真。她這段時間不是很快樂,她內心無法擺脫關父關母的態度,也無法控製自己對關哲的愛戀。她很煎熬也很無奈。

關哲還是一如既往的關愛著江若琳,甚至比以前更加的好。可是,他在內心裏還是認為隻要兩個人彼此相愛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所以說,人在感情裏總是很呆癡的,沒有一個正常人的思維邏輯,這不知道是所謂愛情的魔力,還是頭腦短路出了問題。不管是什麼吧。關哲就是這樣,還是喜歡和江若琳膩著,還是喜歡吃江若琳做的菜。

其實對於江若琳她自己是知道,關家是不同意他們的婚事的,所以關母才說了很多的話。江若琳也在細細品味關母說的一些話,在心裏去考慮這段感情。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孩,這是無可厚非的。

生活就是這樣,總是不按照我們自己想的方向去發展,就是喜歡和我們自己作對。真是與天鬥順其自然,與生活鬥其樂無窮。是真的其樂無窮,還是一種沒有選擇的一種苦笑呢?生活裏有太多的哲理,物質是大多數人看中的一種標準,這種標準往往會衝破所謂的愛情。很多人也會拿著愛情做幌子去行物質之實。

生活裏很多人感覺物質的醜惡,可是,又有那個人能離得開物質。就拿關哲來說,如果他沒有家裏物質的供給,他能那麼的放蕩不羈所謂的愛自由。早就被沉重的生活所累趴下。這就是生活。這也就是人生而不平等的一種無法逃避的先天原因。

江若琳雖然在心裏有很多的苦悶,但是還是一如往昔到關哲那裏去,偶爾也在那裏過夜。不過,江若琳在心裏還是那麼的憂慮。還是那麼的徘徊。這就是她在見家長後的改變。

關哲還是會那樣的挑逗江若琳,哄著江若琳。這讓江若琳對關哲更加的不舍,更加的愛戀。這就是一對癡情的男女啊。

不過,江若琳自那次見過關父關母,她心裏就在考慮關母對她說的話。她通過自己的這麼一段時間的考慮,感覺婚姻真的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如果這兩個家庭不能同意,兩個人即使再相愛,也是不會那麼的幸福的。因為人是不能脫離家庭獨立生活的。不是說不能生活,而是缺少了親情的紐帶,那樣我們的生活也將沒有太多的意思。

江若琳有點懂了這個意思。她知道這是關母的一個阻礙的借口。可是這些話有些卻是很有道理的,比如這句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江若琳的家庭是比較普通的,父母隻是工薪階層。而關家卻是商賈家庭。有很多的家規戒條。還有他們家族的生意。他們自然兒女的婚姻可以幫助他們的家族生意,以至於生意能夠興隆,家族能夠萬代。

江若琳想到這裏她自己也感覺有點好笑,秦始皇也是想著萬代,可是二世就滅亡了。可是,那個人不是有這樣的願望啊。願望是沒有錯的。難道是愛情錯了,她不免有點感覺好笑。笑這個社會的無知。也笑現實的殘酷。

關哲有的時候會問起江若琳的婚期。可是,江若琳總是很淡定的微微一笑的告訴關哲,婚期不要急。生活這般美好,過段時間再說結婚。讓單身有限的時光好好享受一下。關哲總是被江若琳的這種淡定搞的一點內心急切。可是,又不願去破壞這樣的氛圍。

生活有的時候總是很糾結,糾結的生活,糾結的人。每當在關哲問起江若琳婚期的時候,江若琳的內心也是絞痛的。可是,她也沒有什麼辦法。畢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江若琳還想到了她自己的爸媽。或許某天關家的態度能在心態上有改變,這兩個家庭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她心裏還是滿心期待的。

可是,生活真的能朝著人們期待的方向去走嗎?不知道。期待的是樂觀,是一種勇氣。悲觀的是一種對生活的離棄,也是對待生活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信心。江若琳相信愛情,但是不太相信這樣的改變。有些觀念是很難變的,比如,關家對待她的態度的改變。

江若琳還是上完了班就到關哲那裏去做飯,等待關哲的回來。關哲有的時候回來會突然拿出一束鮮花展現江若琳的麵前。給她一個蠻大的驚喜。這個時候的江若琳會把很多的東西拋下,盡情的享受這樣的時光。這一刻的時光是充滿幸福的味道,也是充滿了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