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臨華門內侍傳謠言 梳頭女夜半駐後苑(2 / 2)

“紅人又怎樣,她不識抬舉,遲早要出事。”

“你怎知道?快些走。”女子見她換好了衣服,拉著她便往南麵的宮門行去。

女童一路小跑,跟著女子,道:“前個官家來看太後,見太後頭癢煩心,有錦瑟姐姐幫忙抹了發油止癢也不見好,便和太後娘娘說起那個宮女有梳頭的絕技,遂喚了她來。她梳頭確是好,讓太後舒緩了些許。正巧那日公主也來,太後命我跳舞,讓公主瞧我可有進步。我正舞著,不料發髻子散了,太後娘娘叫我停下,和那宮女說讓她替我把發髻子梳好。

太後娘娘待我如此,我極惶恐,忙道這位姐姐是替官家和太後娘娘梳頭的,再替我梳頭,我受不起。

太後未應我,那宮女也道:‘奴婢平日裏都替官家娘娘們梳頭,若是替這位妹妹也梳頭,實是越了位份。’理卻是這個理,太後娘娘也便作罷,轉身又和公主說她梳頭確是不錯的,讓她替公主試試。公主也答應,她便替公主梳了。此間公主和太後聊天,也不大在意。

誰知梳完了,她竟道:‘公主的頭上太素了些,我替公主在後麵簪了幾個花。’公主大驚,忙喚錦瑟姐姐拿過銅鏡照著。

太後瞧了瞧,還真的多了幾個花,怒道:‘你還不快快除了去!’

那宮女忙又把花摘了,道:‘公主可是不喜歡這鴛鴦七?這花原是冬日才開,這些年天越來越冷,今兒早上瓊林苑竟開了,那邊特意摘了給宮裏簪花用的。若是公主不喜歡,我再換了別的去。’

太後嗬道:‘可是因為這個?你竟不知公主替和文駙馬居喪才過?’

那宮女道:‘奴婢不敢,奴婢隻是瞧公主的喪服已除,以為既然居喪已過,便可...’

公主勸太後娘娘不需發火,‘想必她不知我自誓不再著華衣麗服之事’。

太後娘娘道:‘即是如此,又何必用鴛鴦七?此花最愛招蜂引蝶,又有毒性。’

公主勸太後:‘想必她也是不知的。’又看了眼那宮女道:‘你快下去,別留在這裏礙太後娘娘的眼。’那宮女忙叩謝不罰,這才下去了。”

“太後娘娘和公主素來交好,加之公主太過仁善,太後娘娘總怕公主被欺負,替她多說幾句也是有的。這點事也輪到你來出頭了?”

女童撅起嘴,道:“我是公主從府裏帶來給太後,太後關照我,把我交給你帶著,你我也都得了許多好處,原是應該心中更敬重太後公主。”

女子笑道:“把你這折騰人的給我帶著,倒真不知是恩典還是罰我嘍。”想了想又道:“這位既是在官家麵前得寵的,這下出事了必會傳到官家耳朵裏。”

“這不更好,本來我們做這裝神弄鬼的家夥,也是為了讓官家注意,有了她豈不是更快。”

“你懂什麼!”女子訓道,“若是尋常宮人傳給官家,官家也不會在意,隻在心裏有個影兒,這便足矣。但若是這位得寵的傳給官家,保不準官家是否要查下來,可能就查到你我了。”

女童聽了,也擔心起來,道:“即是如此,明兒個還來不來?”

“暫且緩緩吧。”兩人說著,從迎陽門出來,回去宮裏了。

這邊素琇被臨華門守夜的宮人喚醒,已然嚇得語無倫次,被宮人送去歇息,一夜無話。

①此處太後指楊太後。章獻太後去世前命仁宗封真宗楊淑妃為寶慶皇太後,仁宗稱劉太後為大娘娘,楊太後為小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