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波在大街上不緊不慢的從縣一中的後門走了出來,為的是到北麵的大街上買盒牙膏。
約了好幾個,結果都在忙著打撲克.
這幾個家夥,就知道打撲克玩,忘恩負義的東西,哪次出去買東西我不陪他們去,唉,這次隻好自己出去溜達溜達了。
立波獨自走在大街上,不免有些牢騷。
仰臉看看天上,月亮像是受到了某種刺激,忽然在不經意間鑽進了厚厚的雲層裏。月光更顯得朦朧,模糊。一陣朔風吹過,呼呼作響。枝頭上的片片落葉被殘忍的甩了下來,地上就又增添了一層新的敗葉,於是,清潔工們在明天的清晨,又要多加了幾分忙碌。
俗話說,一落葉知天下秋,更何況是這許多的落葉。此時已經是深秋時節。立波不禁有些感慨,進入縣一中已經兩個多月了。兩個月來,想想也沒學到什麼東西。但在一中的名氣卻是越來越大了。
王立波的大名,早已進入了校長沈大年的記錄,而且也進入了縣城派出所的檔案。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王立波同學有兩次值得稱道的事跡。一是受到校長的親切接見,二是進過一次派出所,兩次都是打架,可以說,高一的學生生涯沒有虛度,
第一次是剛入學時候,和三班的楊根因為在出了宿舍門後轉彎上廁所時,一個右轉,另一個左轉,走的急匆匆的,兩人來了個非彈性碰撞。兩人互不想讓,大打出手,立波幾乎沒有什麼傷,而把楊根打的卻是鼻青臉腫,好不狼狽,最終立波戰勝了楊根,然後,凱旋歸來的立波和戰敗的楊根就受到了校長大人的親切接見。於是兩人展開舌戰,互不想讓。老沈一聲斷喝,準備通知家長,沈校長此言一出,立波登時沉默了。
一時的衝動竟然要把家中的老父老母叫來。王立波進入縣一中後開學一個多月了沒有回家與父母相見,想到家中辛勞半生的父母,久別重逢竟然是因為自己在學校打架,實在慚愧之至。
剛剛開學不久,就因為打架要把父母叫來,立波怕讓父母擔心自己在學校的情況。再三請求老沈格外開恩,放他一馬。
老沈見立波言辭懇切,貌似絕不再犯,於是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後,不再追究。一根繩上的令一隻螞蚱,楊根也隨之被赦免了。
第二次是前幾天放學後,立波發現街上有人行竊,路見不平,出手製止,與小偷斯打起了,結果十五六歲的立波竟然將那個五大三粗的家夥打哭爹喊娘,不巧110出警,把立波當成了肇事者帶回了派出所,那個竊賊顛倒黑白,說是和立波發生了誤會,打鬥起來,說是立波先動的手,當時警察老爺們隻看到了立波打那個二逼,於是不問青紅皂白,就武斷的判斷是青少年缺乏管教,肆意行凶,鑒於不滿十八歲,從輕發落。
聽完那個二逼竊賊的信口雌黃,立波頓時火冒三丈,恨不得一腳將他踹死。剛要辯解,但是警察老爺們卻指著那個二逼說,聽他把話說完,於是竊賊洋洋得意的繼續瞎編。
然後,結論就出現了。
聽完那個穿著警服的傻逼說完,立波從此對派出所的民警就再也沒有了好印象。如果那個傻逼不是警察,如果不是在派出所,立波身上的彈簧刀是不會在腰間無動於衷的。
令人驚訝的是,跟立波幹過仗的楊根卻在第一時間將王立波被帶進派出所的消息告訴了校長,老沈親自出馬,將王立波營救了出來。
事後,立波宴請楊根到飯店,大吃了一頓,從此兩人冰釋前嫌。其實,楊根在初中時候也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戰,卻敗在立波的手下,心服口服,從此甘願做立波的小弟。
沈校長對於立波的感覺就是又愛又恨,也許還有幾分憐惜。因為立波總喜歡打抱不平,惹是生非,但是又天資聰慧,是個可造之才。
王立波出身貧寒,父母都是鄉下善良淳樸的老農民,為人忠厚,極其盼望兒子能夠學有所成,好讓困難的家庭得到改觀。
然而王立波卻並不怎麼喜歡上學,他最鍾情的就是像他二叔那樣混跡於江湖,或者說就是混社會。初中時侯,每當暑假就追隨二叔出去闖蕩,每次都會有斬獲,大部分的交給父母,剩下的就充作下一年的學雜費,夥食費。
立波的二叔是秀江縣一個有點名氣的混混,手下有幾個小弟,混的也可以算是風生水起,遠近皆知,他們最常幹的就是幫某些個人或者小企業要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