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皇宮。
大唐皇帝李淵端做在寢宮中,往日臉上的鎮定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蒼白。現在大明大宋大漢三國軍隊將至帝都,但無論如何查找太子李明就不見蹤影,而這時距他失蹤已有兩年。
雖然心底不願承認,但李淵明白李明可能永遠不再回來。作為年輕一代第一高手,李淵知道敵人不可能暗殺得了自己的兒子,他失蹤了就是他自己不願意回來。
李淵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起自己這位傳奇太子的點點滴滴:
十二歲時,當其他王子這年紀還在宮中皇城鬥雞走狗時,李明就開始跟隨其叔叔融親王李元吉出征,學習到了豐富的軍事知識;而十四歲回京後,輔佐帝都城守治理帝都,積累下了豐富的治理經驗。
在李明十六歲時,屬國高麗王國在大陸第一大國大漢帝國的支持下叛亂,帝國主要將領都在與大漢的交戰前線。出征高麗王國竟然找不出合適的將領,這個時候李明主動請纓,要求負責出征高麗事宜。
經不住李明請求,李淵最終勉強答應了,想在與大漢軍事戰爭鬆散時,再派其他將領。誰知出征半年不到,李明竟然攻下高麗首府首爾城,自作主張宣布高麗王國更名為首爾郡,成為大唐第十四郡;並自任郡守,以雷霆手段壓下所有的反抗力量,從帝國要求派出大量民事官員,協同治理首爾郡。
一年時間不到,整個首爾郡經濟繁華,治安良好,看不出多少經受戰火的痕跡。
一年後,李明回國,因為平反高麗有功,被封為太子。
不久,不堪失敗的大漢唆使另外兩大帝國大明帝國大宋帝國侵略大唐,許多城池望風而降,許多大臣要求求和;危急關頭,李明力排眾議,要求主動出擊,並自領兵馬大元帥,總領全國軍事,為安民心,不僅斬殺來使,而且在出征前瞞過李淵殺死求和派支柱宰相揚廣,並用他的鮮血來祭旗。更令李淵生氣的是,李明為了這場戰爭的絕對指揮權,在這之後竟然挾持自己,成為一個傀儡。
而僅僅花了一年時間,李明雖然沒有贏過一場大戰的勝利,但依靠在本國的優勢,采取堅清壁野的政策,偷襲敵方補給線,取得了無數場小勝,從而遏止住了一邊倒的局麵,與三國聯軍相持。
一年的戰爭中,雖然大唐帝國元氣大傷,但其他三國也不好過,特別是被拉來的大明跟大宋。此時李明一邊派信使單獨與大明大宋和談,許出割地賠款的條件以分化三國,使三國指揮權不再統一;另外一邊製定出周密的決戰計劃。
在李明十七歲那天,三國軍隊的補給線早被完全切斷,後方再也沒有軍需供應。前方再也忍受不住無法找到敵軍主力的煎熬,急需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而這時間諜又傳來發現大批大唐軍隊在大唐帝國三秦郡長平城附近集結,為了保證完勝,三國聯軍派出了幾乎所有的軍隊。
但當三國精銳趕到長平時,才發現被李明給計算了;這個地方易進不易出,而大唐也派出大部分軍隊守在三國軍隊進入的路口就困住了裏麵的軍隊,使之完全與外界的軍隊失去了聯係。
在這種情況下,外麵遺留的少量軍隊隻好獨自救援裏麵的軍隊,不料正中李明的計謀。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外麵軍隊無奈隻好撤離。卻不料在路上到處吃埋伏,還沒走出大唐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而這時,長平中的三國軍隊徹底失去了突圍的機會,因為經過了這段時間大唐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投入到了長平外麵,圍而不打,三國聯軍每次突圍除了留下大量屍體外再也沒有任何效果。
整整三個月,聯軍被圍了整整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所有的戰馬被陸續全部殺死以便充饑,到最後甚至發展到人吃人。而三個月過後,不用大唐軍隊動手,幾乎所有的人已經餓死;而餘下的人也全部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