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節 戰前(二)(2 / 3)

“也在馬嫋那邊。”馬千矚說,“馬嫋半島現在是我們的前進基地了。何鳴把司令部都搬去了。”

看來要趕快派人去馬嫋,時嫋仁心想,不僅是要辦理戰俘營和野戰醫院的事情,也為著那裏已經陸續聚集了幾千人馬,縣裏征調的勞工和民兵還在源源不斷的向那裏開去。萬把人在這麼個地方吃喝拉撒,天氣又熱,正是防疫的關鍵時刻。

得安裝幾套淨水設備,不然上萬人馬聚集在馬嫋,沒有幹淨的飲水,馬上就會爆發流行性腸炎甚至霍亂。時嫋仁想,既然馬督公說馬嫋將是一個基地,幹脆直接上一套大型固定式淨水設備好了。

他又想到醫士培訓班還有二個月才能結業,不知道她們能不能趕上這次戰役?不管能不能趕上,時嫋仁決定到時候把所有的見習醫士和護士學員全部拉到馬嫋去,來個以實戰代替學習的方針。

臨高的中醫現在已經全部被集中起來了,可以選調幾個到馬嫋去服務。

……

時嫋仁原本有點困倦,事情想多了精神反倒來了。他考慮再三,覺得幹脆讓何平就不要回來了,把馬嫋這攤事情全部交給他。由負責這次作戰的全部衛生協調工作。他雖然不懂醫術,但是對衛生部的狀況和工作流程很熟悉,協調辦事會方便些。

正在想這件事情,趙豔梅找他的來商量製藥廠的增產計劃

藥品方麵,衛生部的庫存數量相當充足,自從煤化廠投產之後粗製磺胺漸漸形成了穩定的供應。製藥廠用粗製磺胺作為原料進一步提純加工成口服劑和外用的消炎粉。春雷黴素和土黴素的土法製造也算初具規模,這使得最要緊的抗生素供應已經有了初步的保障。

因為要打仗,趙豔梅的意思把工廠的產能的相當部分轉為藥械和急救藥品的製造上。藥棉、紗布、止血帶、繃帶、夾板之類的外科急救用品需求量會很大。酒精、消毒藥品和生理鹽水的儲備量也必須增加。

“這些東西雖然造起來容易,但是消耗大,沒有一定的儲備到時候會出現缺口。”趙豔梅說,“至少要按照救治敵我雙方三千人次的標準進行準備,還有擴編的部隊的急救包――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現在部隊的保有量有多少?庫存還有多少?”

“陸軍的急救包保有量大概在一萬個。我們自己隻有不到一千個庫存了。”趙豔梅說,“其實有一部分急救包是早期製造的,不合標準。時間又長了,最好是回收處理掉。”

這是在太少了。時嫋仁沒當過兵,但是數學還是會的:這等於陸軍一個人才能攤上兩個。

“何鳴和我說過,急救包用起來很費。報廢回收的事情得緩一緩,等打完仗再說。我會通知陸軍叫他們優先使用新產品。舊得留著緊急的時候再用。”

“好吧。”趙豔梅點點頭,“我的調整產能和申請原料的文件――”

“怎麼安排生產你看著辦好了,不用再事事通過我了。”說著他在趙豔梅的送來的文件上簽了字――她還申請了很多企劃院管製的物資和原材料。

趙豔梅得了部長的全權,感到很高興。她原本就對製藥廠的生產有很多的想法,有了他的支持她覺得幹起來就有勁道多了。

“還有一件事,這是最新版的衛生員醫藥箱。”她把隨身帶來的醫藥箱放到桌子上,“你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沒有?要沒問題我就關照批量出成品了。”

時嫋任打開這個四角加固過的醫藥箱――這是衛生員使用的箱子,講究輕便,所以不再用木材製,而是改用多層的老牛皮或者馬驢皮製造,裏麵分隔的很科學,各種物件分門別類。木製聽診器、簡易手術器械、消毒藥品、急救藥品、抗生素和包紮敷料。林林總總全是衛生部製藥廠製造的。難怪趙豔梅給他的看的時候要麵露驕傲的神情了。

相比二年前第一批給護士用的醫藥箱裏除了酒精、聽診器、包紮敷料和幾種土法製造的中成藥之外幾乎什麼藥品都沒有。而現在連止疼藥和抗菌素都有了。

“衛生員有了這個,在本時空就是神醫了。”時嫋仁半是玩笑半是慨歎。

“就是缺少注射器――要有注射器就齊活了。”

“快了,卷針頭雖然是個技術活到底也不是高科技,等打完仗肯定能量產。”時嫋仁逐一查看了裏麵的藥品,認為還需要增加一些應付常見疾病的藥品。

“象諸葛行軍散之類的療效確實的中成藥還是多備幾種。衛生員不能光想著打仗的時候,當兵的平日裏也有個頭疼腦熱的。”

談完事情趙豔梅剛要告辭,時嫋仁就叫住了她:“你先生我得借他幾天,出個差。”

趙豔梅緊張起來:“要他去大陸嗎?”

“當然不是,我要他當衛生部代表去巡視一下馬嫋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