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計謀(2 / 2)

可是,鮮少有人知道,這印章是一對的。

當初先帝把這尚未刻字的印章賜給的是最有希望得登大位的周王,而後來,周王自然沒什麼好下場。

再後來,這水晶印鑒不知怎的就到了隆慶帝手裏。

大家都在背地裏議論,說周王的暴斃其實是隆慶帝跟馮家密謀陷害所為,而隆慶帝也自此把這缺了一枚的印鑒收了起來。

至於印鑒是為什麼缺了一隻,有人傳言,是周王幸存的後人偷偷帶走了,還傳說若是印鑒再現世的時候,就是周王後人揭露隆慶帝嘴臉的時候。

當然,這是隆慶帝登基之初就已經殺了不少人才止住的謠言了。

可是這件事終歸成了隆慶帝的心病,隆慶帝見不得黃水晶的印鑒,更見不得這種樣式的印鑒。

誰要是把這個印鑒呈上去,在隆慶帝看來,就是故意的在嘲諷他謀害兄弟,是在舊事重提,而對於隆慶帝來說,這是絕不能容忍被人觸碰的逆鱗。

衛安竟然知道這一點,而且會有這個東西!

林三少握緊荷包,神情有些凝重的看了她一眼,有些疑惑:“是老太太的意思嗎?”

可縱然是老太太,也沒有地方去得到這隻印鑒才對......

衛安垂下頭,她比別人多活了很多年,自然也就知道一些不被人知的隱秘,上一世彭采臣得勢之後,就曾經替成化帝寫過一封檄文,就是討伐隆慶帝的,指責隆慶帝謀害兄弟,沒有手足之情,喪盡天良。

所以衛安對於此事知道的很清楚,而那個印章,她曾經親眼見過,它就擺在了彭采臣的書桌上,被視作一件普通的擺設。

水晶並不難得,難得的是式樣和底下的字體位子,碰巧了,衛安通通都知道。

薛長史屢次指鹿為馬算計人,她思來想去,要一勞永逸,要把他們徹底滅掉,沒有餘地,這個法子最合適不過了。

沒人該知道一個帝王不堪的過往,誰都不行。

誰碰了,誰就得死。

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

過了片刻,她才抬起頭看著林三少微微一笑:“這您就不必管了,您隻需要告訴聖上,您收到了一隻印鑒,可是隨同荷包一同送上來的,卻是空無一字的白紙.....就夠了。”

林三少端詳那個荷包一陣,幾乎是立即就明白了衛安的用意-----這荷包所用的針線和布料......

他恍然大悟:“你想把薛長史打成彭德妃的同黨?”

凡是跟這件事有關的,一律會被隆慶帝認為是彭德妃一黨的漏網之魚,更會把這個荷包和這個印鑒,視作是他們不服和反抗。

衛安嗯了一聲,絲毫沒有遲疑:“這荷包所用的布料是江西一年隻產三斤的夏布,而其中所用的金絲銀線,也是德妃娘娘才有的難得的從蜀中進貢來的。而從哪裏收到這個荷包的,相信您知道該怎麼說的。”